西安:绿色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3-01-21 16:58:00    作者:吴雪萍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1月13日上午第三届园冶高峰论坛之园林城市与人居环境论坛于新大都饭店召开,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兼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吴雪萍出席论坛并做了题为《西安——绿色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主题发言。 

吴雪萍局长

  以下为吴雪萍副局长发言的主要内容:

  一、前言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

  党的十八大报告回顾成就、总结经验、制定蓝图、引领未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一大突出亮点,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部署, 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自十八大报告)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列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升到空前高度。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是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每一个人对"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殷切期盼。

  十八大报告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四项主要工作,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这些工作都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

  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加剧发展的转折点,尽管目前城镇化比例已经接近50%,但在未来的30年内,城镇化比例仍将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环境、生态保护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已经刻不容缓。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二)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在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与管理领域渗透的结果,是人类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根据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原理,运用各种合理的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造的生态环境健康、社会文明发展、经济高效运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21世纪的城市,不仅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应该是人类舒适的安居乐园,真正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和健康向上的发展方向,成为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态城市"将是新世纪人类理想的人居模式。

  (三)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1)资源型生态城市

  (2)政治型生态城市

  (3)经济复合型生态城市

  (4)生态化海滨城市

  (四)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建设并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高速发展的生态经济,高尚的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充分发挥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恢复生态环境,扩大生态容量,提高生态承载力,创造自然与人类高度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体,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达到社会文明、经济高效、自然和谐的目的,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城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生态城市的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相结合的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国外城市园林绿地建设除了政府引导、立法完善、公众参与、公私兼营和重视绿色理念外,立体绿化观念倍受重视,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复合开发也受到关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成为国外园林绿地建设总趋势。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把"生态城市"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与国外城市相比,国内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不足之处:

  1)国内城市开展绿色规划的时间普遍较国外发达城市为迟。2)过分偏重于重点(短期)工程,行政干预迹象明显。3)人为分割城市的绿色规划工作。4)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产权创新体系的支持。5) 缺乏有关园林绿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持。6)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缺乏烘托城市文化氛围的创新之作。7)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面临挑战,亟需转型。

  (六)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从功效上看可以防止土壤侵蚀,滞尘、涵养水源并保持地下水不受污染,调节温度,减少声、光、视觉污染等,园林绿化可以使环境更加优美,更有吸引力,能促使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力,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风貌。

  (七)园林绿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园林化的城市:古树参天,河水环绕,芳草萋萋,绿树茵茵,游人如织,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四季葱绿,山青,水碧,天蓝,草绿。在这样的城市里,空气得到净化,噪声得到控制,气候得到调节,水土得到保持,生态环境和谐,景色美丽动人,人居环境最为适宜。

  从生态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建设领域的实践发展来看,"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是园林城市,目标是向生态城市迈进。

  园林城市是指按照国家园林城市验收评比的要求,在园林绿化城市规划设计基础上,重视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居民小区绿化率、苗木自给率等指标均能达到预定目标,机构完善,职能明确,制度健全,绿地布局合理,绿地维护良好,环境优美,各项环保指标均能达标的花园式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是根据我国国情,把生态学思想应用在城市建设中的综合性的尝试,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

  生态园林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四个特点。

  生态园林城市,不仅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入城市等方面的和谐,也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得到充分循环利用。生态园林城市又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保证后代人的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生态园林城市能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如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西安给出这样的方案

  在全市范围内,力争用3年时间,充分发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缓解停车难等突出矛盾,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环境,初步形成平战结合、相互连接的城市地下空间体系。【详细】

粤港澳大湾区拟建设世界级森林城市群

记者从在佛山举办的全省绿委办主任暨部门绿化和森林小镇建设座谈会了解到,广东省将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森林城市群。【详细】

未来10年 河南规划造林2252万亩

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详细】

西安国家级森林公园——朱雀森林公园

  不去神龙架也能看到自然密布的森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