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解读大城市发展:防灾规划需有前瞻性
蒋昌建:所以风速和风力都有所加强。
徐慨:2013年我们中国也有很多即将竣工,正在建设和正在规划的高楼,而且各地现在其实都有一个苗头,一个趋势,都想比别人高几公分。
蒋昌建:哪怕是出个10米,20米,只要能搏到最高就行了。
徐慨:对,我们实际上是想提醒大家,当你一个城市,特大型城市在兴建这种摩天高楼的时候,争抢世界第一高度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这个极端的高度有可能在极端天气之下给你带来极大的危害。
蒋昌建:所以,特别是当大风来临的时候,林立的高楼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造成怎样的一个加强的灾难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充分的估计。
徐慨:是的,这个是城市管理者需要去想的一个问题。
蒋昌建:对,所以呢,人为的因素也好,还是准备不足的因素也好,对纽约的影响和破坏的作用,我们在白天的景色可以看到一方面。其实还有另外一方面,在夜间的纽约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我们带大家来去看一下。
【片花】
【正文】
蒋昌建:飞着飞着,我们就从白天飞到了夜晚。
徐慨:是的。
蒋昌建:我夜晚降临过纽约,有这样的一个经验。
徐慨:我也有在纽约傍晚的时候降临,看到整个曼哈顿夜景的这种经历,非常地美好。
蒋昌建:对,就像一颗颗钻石洒在纽约大地上,非常地壮观。
徐慨:对。
蒋昌建:但是我们今天乘坐的这个飞艇所看到的景观就不一样了。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
徐慨:对,所以今天模拟的这个夜景呢,实际上是桑迪飓风袭击的当天晚上,纽约发生大停电的这样一个夜景,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通过一个大屏幕的照片,这是荷兰摄影师拍摄的当天晚上纽约大停电的这么一个照片。你看,一半是灯火通明,一半是黑灯瞎火。
蒋昌建:非常地触目惊心的一个图景。
徐慨:对对对,谁也没有想到,这么强有力的一个大城市,在这样的飓风面前一下子变得非常地无力。
蒋昌建:对,之所以变得那么脆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供电系统出了问题。
徐慨:对,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下在发生大停电中,出事故的这个变电站的具体情况,我们做了一个模型,大家可以看一下。
蒋昌建:好。
徐慨:它位于曼哈顿岛的东十三街,距离东河只有一街之隔,它非常容易受到海浪的侵袭。
蒋昌建:你举的这个例子,我也有点熟悉,我记起来了,2011年,一个叫艾琳的飓风光顾过纽约。
徐慨:没错。
蒋昌建:名字很温柔,威力很震撼。
徐慨:是的。
蒋昌建:当时这个变电站也进水了,进水的高度是多少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概是2.9米,不过那个时候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它的设计能够承受的水深是多少呢,3.84米。
徐慨:对,其实在整个曼哈顿岛,像类似这样处于低洼地区的这个变电站一共有17个,当天晚上一共就关掉了10个,提前关闭了。
蒋昌建:对。
徐慨:但是这个大家觉得,有3.84米的一个安全的高度,所以大家存在一个侥幸心理,就是当天桑迪飓风不会超过这个安全高度,谁也没有想到,在10月29号,桑迪飓风来临的时候,海浪高达4.3米,所以一下子海水进灌到这个变电站,发生了爆炸。这个爆炸导致了从三十九街往南所有的南曼哈顿的地区全部陷入黑暗中。
蒋昌建:这就不由得让人家想起城市规划的问题。除了刚才你讲的这些变电站在沿岸而建,其实还有一些基础设施是沿岸而建的,那么我们来看这个图表:有13个污水处理中心,另外有19所大学,还有23所医院,57个养护中心,还有值得一提的是500所中小学,都是沿岸而建,一旦有飓风来临的话,这些基础设施,可能是最先受到冲击的。
徐慨:其实你刚才总结的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节目所要探讨的,特大型城市在规划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蒋昌建:对,如果说纽约是一个四百年的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有各种各样的无奈的话,我们一些新型的城市,或者是做一些城市的新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类似的现象再次发生。
蒋昌建:这个就给我们国家的东南沿海的这些大城市的管理者提了一个醒。
徐慨:对。
蒋昌建:我们刚才讲的还是地面上我们可以看得到的这部分的问题,但实际上,在纽约这样特大型的城市,在它的地下也有很多这样的隐患,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纽约的地铁。
【短片】纽约地铁
解说:纽约地铁是全球最错综复杂的公共地下铁路系统之一,从1904年起运以来,目前已有26条地铁线路,468个车站,商业营运轨道1056公里,每天载运近500万人,而在每天进入曼哈顿中央商务区的客流中,有60%以上是乘地铁到达的。
【正文】
徐慨:刚才我们通过短片看到的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纽约地铁,那么在桑迪飓风的当晚,纽约地铁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我们通过一个大屏幕上的照片来看一下。
第一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纽约地铁的车头,你看这个灯光照到的地方已经是汪洋一片,那么第二张照片是纽约地铁的工人正在测量地铁内的水深,根据我的判断这个水深可能要达到1.5米。
蒋昌建:具有悠久历史的纽约地铁,之所以有这样的一种惨状,当然有它客观的原因,比如说风大水大,对不对?
徐慨:是的。
蒋昌建:是不是也有一点人为的设计上面的原因呢?我们都坐过纽约地铁,我们都知道,纽约地铁有些地方那个坡度倾斜度特别大。
徐慨:对对对,挖得特别深。
蒋昌建:对,只要有大量的降水涌入的话,是非常容易侵蚀到地铁和隧道系统当中来,所以就造成了什么呢,电路系统有问题了,开关有问题了,其他的一些保障地铁正常运行的设备出现了致命性的问题。
徐慨:而且你讲的这些致命性的问题,如果它真的要改善起来,我觉得是非常地困难。因为整个曼哈顿岛,地下基本上已经挖空了。
蒋昌建:各种各样的管线,可以讲非常地错综复杂。
徐慨:非常地密集,而且你想想,它有108年的历史,很多问题都是长年累月累积起来,不是一下子可以改善的。
蒋昌建:所以从这样的一个问题当中,包括前面我们总结的几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给未来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当中,总结了三点启示:
第一点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大家在增建高楼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高楼对风速、风力的加强作用;第二点,在城市的规划当中,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如何预盼或者是预估到极端天气的来临,它们应有的承受的能力,以保障城市的正常的运转;还有一个,城市的地下的系统,怎么能够扛得住风,扛得住水?
徐慨:你其实总结的这三点,我想对于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特大型的城市,实际上都是一样适用的。我想到2012年北京在面对特大暴雨的时候就暴露出来地下的排水管道,整个的规划,设计的能力都出现了很大的挑战。
蒋昌建:所以2013年呢,我们不能抱任何侥幸的心理,极端的天气很可能还会再一次来临,所以城市的规划要更加的缜密,防灾的能力一方面要靠经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前瞻性。
徐慨:如果城市的管理者,能从我们这期节目当中得到一点小小的启示,让特大型城市的管理者更加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话,那我们节目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蒋昌建:是。
徐慨:这就是今天评论员带来在新闻中穿行。
编辑:l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