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城镇化建设要与文化共融

2013-02-21 09:12:20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在时间上是不可逆的。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人们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近日,在“经典城市国际论坛2012年会暨首届经典城市、小城镇‘视界’展”上,经典城市论坛理事会理事长、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表示,城市建设要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运用科学性、前瞻性的思维方法,将世界先进技术和中国优秀文化相融合,发展中国城镇化。他说,要着重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避免大规模的盲目扩张。用市场化手段发展城镇化

  城镇化程度关系到其产业和经济结构、环境保护、城市功能和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文化建设、房地产行业发展和建筑功能设计、美学设计等多项指标。

  “未来10~15年,城镇化将构成中国‘战场’。我们需要用战略性的眼光制定好城市发展路径和良性循环的模型。”刘晓光认为,城市发展及城市进步,产业的集群化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这个城市就没有发展的活力和空间。城市中大量消费人口的集中,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这种互动作用也决定了产业集群是国家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形成以及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推进器。很多企业现在讲究发展模式的创新,这不仅要有漂亮的规划,还要有实在的产业服务、就业服务和税收服务等一套完整的体系构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要增加企业的经济活跃性,让企业走进市场经济中更深的层次,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在全球一体化中发展。

  他说:“从首创集团的角度来讲,我们有城市综合运行的国际化资源、产业化资源优势以及做水、做地产、做酒店的经营优势,并进行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和业务模式的组合。我们把地产和产业高度融合起来、国际化和地方特色融合起来,把自身定位为城市新中心的运营商。我们成立了基金,进行小城镇开发。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研究利益的补偿、农民就业以及新产业的布局。我希望在城镇化进程中,用市场化、用多元化的办法来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用文化特色丰富城镇化

  城市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所以,城市不可仅仅有高楼大厦。一个城市,必须应该具有特色化、多样化的城市文化。从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角度来看,很多城市因为没有重视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城市文化建设,搞得相互抄袭,形成了“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的格局。一个城市的支柱性产业结构,也应当根据自身条件来制订发展规划。这样,城市的功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文化的美学风格才会相互协调一致。

  刘晓光说,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苍白的,城市形态也是单调的。城镇化建设要包涵文化概念,要与文化相结合,而两者如何互融是个很大的问题。他建议,在城市建设中要挖掘传统、保护历史、增加现代文化。“我们发展城镇化有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两部分。我们要关注现代年轻人的心理,坚持输入新文化。现在的80后、90后更愿意接受现代文化,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因此,我们也要适应时代需求,满足这部分人群对城市精神文化的追求。”他说。

  城市有世界级城市、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四个级别以及都市圈。目前,传统的机械“摊大饼”式的建设行为给城市带来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大城市病、没有产业续进等。什么样的城市建设才算“经典”?刘晓光说,文化不是生搬硬造、简单摆几个造型,而是具有规律性。建筑形态产生文化,欧洲的古堡文化、我国的青砖汉瓦文化都是城市特色。我们要采用一种最佳的方式,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融合中国文化,把中西方优秀的东西相结合,打造出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项目,尤其是大城市边缘的小镇建设、大城镇新区建设方面的项目。这种最佳的方式还需要继续探索研究。他希望,把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小城镇、城市以及城市圈收集起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借鉴。而这,正是本次论坛举办的目的所在。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方针和性质【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