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健康城市化的新型模式与政策建议
3.中国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全新要求
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要求城市发展按照“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16字方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城市,推动城市由亚健康向健康的战略转变。
(1)高效: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精明增长城市,创造条件建设国际大都市和世界城市。
(2)低碳:促进减排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建设全国低碳城市。
(3)生态: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
(4)环保: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环境友好型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5)节约: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节水型城市、节地型城市和节材型城市。
(6)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7)智慧:促进知识可持续发展,建设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
(8)平安: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城市和国家安全城市。
中国城市化进程
由亚健康迈向健康的政策建议
1.慎用“伪城镇化”概括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流不容否定
虽然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坚定不移地走健康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不容改变的。学术界和新闻界部分人员用“伪城镇化”以偏概全地概括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国际国内民众,实际上等于抹杀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其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仅影响到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而且影响到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很容易被国内甚至国际媒体借此肆意放大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健康因素。建议慎用或禁用“伪城镇化”一词描述我国健康的城镇化过程,否则同样会衍生出“伪新农村”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词语。切莫让所谓的“伪城镇化”现象阻碍了我国健康的城镇化发展进程。
2.科学调控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提升城市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健康的城市化是城市化速度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与统一,是城市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城市化质量比城市化速度更为重要。在适速适度的城市化背景下,把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集约高效利用城市土地,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市民和农民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共同宜居,共同分享城市建设成果、城市文明和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通过逐步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使城市健康成长,使市民的生活更美好,使城市化的道路更健康。
3.通过试点逐步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户籍自动登记制度
逐步淡化市民和农民的概念,代之用“居民”的概念,国民只要合乎相关指标,可在全国任何地方登记为“居民”,享有与他人均等的权利和福利,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公共福利差距。建议国家逐步降低户籍制度壁垒,并在“伪城镇化”现象突出,且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如广东、重庆等地先行开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消除附着于户籍的基本权益不平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向全国全面推开。实际操作中可按照“保留户籍、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最终实现我国从要素的城市化到人的城市化的全面转型。
4.研究提出科学测算我国真实城镇化水平的通用方法,推行统计调查的科学化
建议相关统计部门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统计,推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合理测算城市常住人口,并根据城市常住人口计算城镇化水平,根据城市常住人口规划和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确保快速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就业保障、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相一致。根据城市常住人口分配财政、教育、税收,甚至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名额等公共资源,逐步体现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5.辩证地看待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关系,以市场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城市的核心是“市”,城市化的核心是“市场化”,城市化过程本是一个自然而然地由市场推进的过程,但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由政府而非市场主导,依然强调政府去“抓”,而没有真正依靠市场来“育”。针对城市化发展的强烈政府主导性,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需要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双向调控,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双手合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降低城市发展的非市场成本,确保城市化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相一致。
6.努力协调好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胁迫关系,提升城市化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将城市化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代价降到最低程度,将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城市化进程的限制降到最低限度,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紧凑清洁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资源与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动态关系,把单位城市化水平的能耗、水耗、建设用地消耗、污染物排放量等作为约束性指标,同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一样纳入消减目标,提出明确的消减比例和控制标准。通过一系列资源环境约束指标的控制,逐步提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和城镇化发展质量。
作者简介:
方创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主编出版专著17部,发表论文260余篇,提交的被党和国家领导批示的重要咨询报告和重大规划30余份。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北京首发森林体验指数
很多森林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因风速、湿度、负氧离子浓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适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线森林体验指数,为市民走进自然踏青赏花提供参考【详细】
“十四五”期间 四川力争建成200个体育公园
通过重点推动体育公园建设、绿道建设等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便民利民的场地设施等手段,扎实推进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完善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15分钟健身圈需求【详细】
河北定州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定州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筹办河北省第七届(定州)园林博览会两项工作做为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径,做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载体,围绕城市框架拉伸、文旅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新兴产业布局做文章【详细】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