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的空间动力学:北大未名湖空间复杂性分析
本文讨论的是园林空间复杂性问题。用计量的方法分析北大未名湖的空间系统,证明园林空间复杂性是一种确定性非周期现象。这种园林空间系统是一个对行为极为敏锐的系统。
演化:空间体验过程不可逆,不可重复。
动力学:空间系统由多个变量构成,变量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系统形态.
引子
中国传统园林引人入胜.它在很多方面吸引人:景物古香古色,文化积淀深厚,空间玲珑剔透等等。可以说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朝朝暮暮皆有变化,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最值得人乐道的是它的空间美。园林空间的包容性,模糊性,自由流畅等等在文学中常被描述为"小中见大"、"步移景异"、"曲径通幽"……
当然,游客本人的文化素养、个性和心情也会影响对园林的体验.假如排除个人对园林的偏好因素,仍发现存在着一个空间系统,其中器物的设置、景点的安排、空间的组织对园林的空间丰富性起了决定作用,那么我好奇的提出三个问题:
为什么园林空间体验比日常空间体验更丰富?
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方法,来比较空间的丰富程度?
这种园林的空间现象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
下面就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概念
为了讨论空间,首先要对空间下定义.
传统上,我们分析园林空间时都是把空间当成客体来讨论,是对象化的认识园林。把园林分成几个景区,景区内空间形态和景观各不相同,然后用一条或几条游线把各景区给串起来。认为园林空间是由一系列静态空间组合而成,它的丰富性是在于景区间的差别。
我认为,空间属于人的意识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的交织物在意识现象中的投影。是穿梭在界面与界面之间的"手术"。因为人的意识现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所以我同样认为空间是意识的流体。人在三维世界中活动,通过身体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把外界的三维信息建构起来,这个建构过程就是空间体验过程。其中,视觉占了很主要的作用,但是又与纯视觉经验有本质的不同。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身体(三维)为媒介,对外界刺激做出综合反应,后者是视觉信息在意识中的再组织。
空间意识流的特征是变化性、流动性、与环境互动。把它比作流体(液态)是想与固体和气体区别开来。固态是一种稳恒态,形状、体积、结构稳定,不随时间变化。气态是一种逸散态,没有固定形状、体积可压缩、结构不稳定,内部元素作布朗运动,形态随时被塑造。而空间意识流皆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它有一定的体积,但是体积是变化的。它的形状是由环境所塑造,同时形成空间意向(指连续变化的记忆延迟,区别于变化本身),反过来赋予环境以意义.
空间的属性可以用两部分来阐释。一方面是主体性,另一方面是客位性。
主体性包括方向感和层次性。空间作为主体活动的意识投射,与人的感知过程相联系。由于人的生理构造特点(人体左右对称,人的感官主要集中在一侧),所以人对空间的认识是有方向性的。空间的层次性是指空间构造过程中的图底关系。特别是在开放的空间体系下,各部分间密切的联系、渗透、转换,比如在园林空间中。
客位性包括空间尺度和边界透明性。如果把空间物化,那么它就会有边界,就能够被度量。空间尺度是对物化的空间进行度量,是要建立一个可比较的基础。边界透明性是指物质化的空间边界的性质.可以简单的用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来表示。
实例
以上讨论的是空间的定义、特征和属性。那么园林空间到底是怎么丰富的呢?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本人选择北大未名湖这一环境作空间复杂性分析。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因为收集资料方便,另一方面是因为未名湖空间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园林空间的组织模式。四面丘陵环绕,中间为湖,湖中置岛,沿着湖岸或岛岸是环行的路线。在游玩过程中,道路时宽时窄,花草树木疏密有致,有多处特色景点,有小桥作景区过度,四周有小路可通达园林。
北大未名湖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清代皇家园林旧事:九个皇家园子藏身北大
近段时间,“圆明园特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以四件圆明园铜兽首为代表的一批清代皇家藏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在慨叹展品珍贵的同时,许多人对于圆明园本身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详细】
北大清华校园里的明清皇家园林
每到暑期,北大和清华的校门前都会挤满前来游览的人们,特别是北大西门前的“黄牛”、“假导游”暑期更是猖獗一时。人们为什么对游北大和清华如此青睐?这里除了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外,还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详细】
北大燕园:复制一座紫禁城
北大校园交通流量最大的东门为何至今不曾建有正式的校门?原因很简单,因为一直以来北大燕园的正门,是向西的。而这所有着悠久传统的百年老校,又为何会一反中国朝向东或南的传统,向西方开门呢?【详细】
清华教授杨锐举办 “21世纪的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主题讲座...
2013年4月24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举办了题为“21世纪的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的主题讲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