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短板”
2013-03-21 08:12:31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
蓝皮书详解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短板”
京津冀人口过亿超出承载力
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集聚区之一,京津冀在资源环境的约束面前,哪些是承载力的“ 短板”?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19日出版的《京津冀蓝皮书》进行了分析
水:严重缺水
蓝皮书指出,淡水资源是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最大“短板”。京津冀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按照2011年末常住人口2019万人,加上流动人口约240万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9立方米,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标准。即使是河北省,绝大部分地市行政区水资源也极为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国际严重缺水标准。
人口:总量过亿
蓝皮书介绍,2010年京津冀区域总人口达到1.04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12亿,2020年将达到1.2亿人口。而在考虑所有各种指标均能同时满足的条件下,至2015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8620万人,在考虑各要素内部能够相互补偿的条件下,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9800万人。蓝皮书认为,解决好大量劳动人口就业和“未富先老”问题,成为未来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关键。
环境:雾霾最严重
蓝皮书认为,大气污染已成京津冀生态承载力的“软肋”之一。2013年初在我国大范围地区持续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进而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的地区中,京津冀地区情况最为严重。蓝皮书认为,导致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是人口、产业、交通、生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高空气质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交通:拥堵常态化
蓝皮书指出,北京交通设施承载力严重超负荷。据北京交管部门监测,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从北五环到南四环,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已常态化,且拥堵范围、车辆行驶缓慢的路段呈现沿着城际交通向周边城市扩展的趋势。蓝皮书认为,人口密度大、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功能区高度集聚、南北城区发展不平衡、学校医院等优质公共资源过于集中等是其主要原因。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发改委:全国城市群规划年内有望全部完成
清华大学最近开展的一项【详细】
北京城市新规划: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北京新总规中的河北机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