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小城镇活力
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记者有关城镇化的提问时说:“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这再次说明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深刻的变化,需要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本期撷取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们关于城镇化的声音,希望给读者以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升到51.27%。在城市化率由20%提高到40%的过程中,英国用了120年,法国用了100年,德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40年,苏联和日本用了30年,而我国仅用了22年。面对我国高歌猛进的城镇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认为,必须着力增强中小城镇活力。
李钺锋指出,当前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城镇化发展过度地以土地为依赖。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一些城市盲目地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大城市,许多地区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一些地方相互攀比城镇化率的高低,竞相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调整行政区划(如“县改区”、“乡改镇”),贪大求洋,搞了大量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形成了严重的地方债务。近年来,全国已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8%,还有不少中小城市也纷纷提出要“建设成为大城市”。而随着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大,其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城市“天不蓝、水不清、路不畅、耳不静”的现象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今年全国出现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也是城镇巨型化发展所造成的“城市病”。
三是小城镇发展不协调,缺乏必要的“营养”。由于我国城镇协调发展的机制不健全,区域间城镇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城镇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县城以下的城镇集聚人口超过城镇人口的50%以上,但县城以下的城镇地位却相对较低,基础设施投入与大中城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据调查,我国80%以上新增的基础设施集中在城市和县城,小城镇25%的道路还没有硬化,75%的道路没有排水管道,80%的小城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80%的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小城镇公共资源的配置远落后于大城市,还没有真正成为分流达城市的“蓄水池”和向农村传播大城市文明的“接力棒”。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造城运动”也是一种城镇化欠账
面对因过分追求城镇化而带来的繁华与破烂齐飞后遗症,一些地方的对策明显有些迟钝,甚至到了相当被动的局面。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问题,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决策偏离了正确轨道。【详细】
河南省以载体建设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镇化牌”,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详细】
专题丨特色小镇,究竟该如何建?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