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小城镇活力
2013-03-26 08:30:13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四是催生了大量的城市候鸟型农民工人口。国家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推算,进城找工作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很强。他们实际上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无法取得城市户籍,也无法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益,且其子女就学、就医一般也很难在当地得到解决,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
为此,他建议,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从增强中小城镇活力入手,全面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
积极转变抓大求全的城镇化发展惯性思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从增强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营造适合创新创业和宜居的良好环境入手,着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具有经济高效、文化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特征的城镇发展道路。努力将抓大求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向城乡统筹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着力解决中小城镇城市功能欠缺的工作思路上转变。
培育特色突出活力充沛的中小城市。大力培育一批中小城市,发挥中小城市规模适中、环境良好、联系农村、活力较强的优势,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集聚非农产业人口。择优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提高小城镇的集聚规模和建设水平,依托小城镇建立一批产业集聚基地,夯实城镇产业基础,把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产业发达、环境宜居、交通便利的小城市。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使其尽快发展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投入。进一步优化城镇综合发展环境,注重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以绿化为主导的城镇生态环境体系。推进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级财力向中小城镇倾斜,着力解决中小城镇、村庄工业和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加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道路、交通、电力、能源、通讯、信息网络、防灾等多方面、多层次、多功能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
完善城乡对接的城镇化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程落户的限制,逐步完善各类城乡医疗、养老等政策性保障的差距,并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的同权同价,为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推进农民有保障地实现城镇化居住和工作。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