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提升城市生态理念
2013-03-27 08:24:58 来源:广西日报 浏览次数:
总体上说东盟属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仍然是这些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但为了避免走先发展后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近些年东盟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中,东盟国家普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上,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了《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南宁宣言》,东盟的远景目标是2020年建立一个干净的绿色东盟。
泰国建议中国和东盟加强环保方面的交流,建立生态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老挝提出争取在2020年实现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0%。柬埔寨建议中国与东盟各国要把资源整合起来,尤其在使用生物燃料方面加强合作,拓展城市发展合作空间。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等国代表也表示携手发展城市森林。中国表示,坚持把森林作为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一起推进。
事实上,东盟不少国家的城市建设一直都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如马来西亚的新行政首都布城,已经建设成为智慧型花园城市,其中38%的土地被开发成公园、湖泊和湿地公园。中国一些城市建设者参观布城后认为,布城城市生态建设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
又如,全球城市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尽管国土资源有限,但全国10%的土地面积仍被规划为公共绿地、自然区等。近40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展开,其城市建设的计划性、连贯性之强,在城市绿化建设上表现得最为充分。
菲律宾效仿新加坡、曼谷等地注重城市绿色景观的做法,在学校和公园建大量苗圃,鼓励房地产商在小区的空地上多种植物等。
在东盟国家的城市建设中,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留有城市空地(又称城市留白),这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首都河内、老挝首都万象及世界名城琅勃拉邦等都不少见。城市空地是城市建设中专门用来绿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空气的平地,在这些平地上不允许有任何建筑设施。可以说,城市空地是良好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要素,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过去几十年,我国一些地方城市建设见缝插针,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建筑物。现在看来,这些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地不够,环境污染、空气质量差。
近些年,中国在总结城市建设经验中也逐步形成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做法。2004年,中央领导倡议“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自此,中国城市森林建设活动蓬勃开展,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大提高。
城市化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专家认为,中国推进城市化需要提升城市生态理念,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城市化”过渡的过程中,应更多地注入现代生态文明的内涵,避免传统城市化指标单一、过于强调人口集中和城市数量及规模扩大的做法。同时,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借鉴包括东盟各国在内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世界各国城市一道,共同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城市如何与自然共舞?
多年来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科院教授杨忠岐,过去一年来一直在山地林间开展调研,利用自己多年来做森林研究的专业背景和大量下基层调研收集上来的一手数据提出具体建议,希望生态建设为老百姓【详细】
王文杰:哈尔滨城市森林研究看生态城市建设
最近在贵阳召开了生态峰会,提出了要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这是到2020年的目标,现在已经有165个了,到2025年要增加到300个。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树木大有可为【详细】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跑偏走神”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草案(下简称草案)正式提请审议。草案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详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