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国内城市规划那些事(图)

2013-04-07 08:29:30         来源:法治周末     浏览次数:

  “奇迹”是这样产生的:当司机想要由西向南上二环时,本来只需要向右90度转弯即可,但这对普通车辆是禁行的,因此必须盘桥,总共绕桥3圈,转两个360度和3个270度,才能完成。这一转向的行车轨迹从天空俯视,像一个巨大的中国结,也与中国联通的LOGO惊人的相似。

  北方工业大学教授马润津曾说,像西直门立交桥一样,北京多种多样的立交桥虽然美化了首都,却让北京的司机不知所措。

  “这取决于你的胆量”

  高群画站在人行横道旁边已经有十几分钟了,始终找不到机会穿行到三车道对面的中间隔离带。

  如果从刚才下来的公交车站绕路到前面的十字路口,过了马路再折返回来,虽然多走一公里路,但现在应该也到马路对面了,最安全的方法却是最麻烦的。

  道路设计者似乎预见到了这个麻烦,于是,在长得一眼望不到头的双向六车道京密路上,开了这么个小小的口子,设了人行横道——坐车到此要向西南方向去的行人,不需要再绕到东北方向去过马路,再折回西南。

  设计者开的这个方便之门却常常遭到行人的咒骂——这个人行横道没有设置红绿灯。于是人们常常看见这样的场景:在车流量大的京密路上,要过马路的行人和飞驰而过的汽车抢时间。

  这是高群画上班的必经之路,她形容自己每过一回就像成功进行了一次大冒险,单位里许多每天必经过这里的同事们热烈讨论过过这个路口需要的时间,结论是:“这将取决于你的胆量。”

  虽然有着非常醒目的人行横道标识,虽然人行道的某一侧常常站满了等待过马路的行人,高群画发现,几乎从来没有哪辆疾驰而过的汽车到了这里会主动减速,要想迅速穿过,除了要有足够的眼力、相对精准的计算能力外,还要有跟车拼抢时间的勇气——如果一定要等到3个车道都没有车时才过,可能半个小时也过不去。

  行人比较满意的是京密路严重堵车的时候过这个路口,完全没有压力,另外一种幸运的情况是碰到一个胆子大的同路人,这样的人会瞅准时机迅速穿行,跟着跑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多数的车辆碰上这样不惜命的,还是会减速。

  高群画最害怕的是晚上过这里,车流不减少,灯光刺眼影响距离判断,行人稀少不能从众,胆子太小的人在路边灰尘吃饱,路难过得了。

  “现在都批评说‘中国式过马路’,不守规则,我倒希望有些地方真有规则可守!在车流密集的路口开设人行横道,却没有红绿灯,车从来不肯让人。不能理解设计者怎么想的。”高群画说。

  “每天像是织毛衣”

  每天开车走三环路上班,路过双井桥时,徐健(化名)都有要骂人的冲动,这里在高峰期常常堵得一塌糊涂。

  跟徐健一样,许多北京的司机很容易便发现这里堵车的原因:东三环主路,双井桥北,进出三环的出入口相隔不足150米,中间还设了一个公交车站,十几路公交车途经此站。

  于是,此处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进主路的车使劲往里避,出主路的车拼命往外挤,而浩浩荡荡的公交车队伍排起长龙,掺杂其间,费劲地腾挪着进出站……

  “这种完全没有常识的设计,搞得这里经常堵得水泄不通,有时候整个东三环路全部都给堵死!”徐健感觉每次走这里都像是进入一个混乱的战场,各种车辆一通混战,然后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常在双井桥北站候车的一位乘客对记者说,这个站集中了十几路的公交车,要去很多地方确实很方便,但是早晚高峰期的时候实在着急,常常看着不远处自己等的公交车半天进不来站,好不容易上了车,这公交又半天挤不出站,感觉一片混乱。

  “为什么要在短短的一百多米路段内同时实现进主路、出主路、数辆公交车上下客、进出站如此多的功能呢?”他表示不解。

  面临同样指责的还有三元东桥。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这里堵车几乎不分时间,因为道路设计本来就是添堵:辅路进主路,主路出辅路,主路上机场高速去四环共用一个出口,三股车流交汇在一起。“每天就像织毛衣,想不堵都难。”

  在京城,遭到类似抱怨的道路设计当然还有很多,例如南五环西红门桥西向东,想右转南下需要走左(北)侧出口,左转北上需要走右(南)侧出口,如果司机没有看清标识并提前足够多的时间并到出口那侧车道,多走一些冤枉路绕行几乎是必然的。

  “我们经常会说司机或者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指责这种行为,可是有时候,道路的设计或者所谓的规则合理吗,人性化吗?守在一个划有白线、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不争不抢地等候,可能等一天也过不去呢。”高群画对记者说。

  谁是罪魁祸首?

  去年10月,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当天这条微博被近10万名网友转发。“中国式过马路”迅速成为网络搜索高频词汇,并引发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一时间,一度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中国民众的交通安全素养以及道德问题一再遭到诟病。

  “中国式交通尴尬”涉及的方方面面,如“中国式开车”、“中国式治堵”、“中国式造城”也都成了被吐槽对象。

  但谁才是造成“中国式交通尴尬”的罪魁祸首?

  有关专家认为,显然,板砖不能一味拍在行人身上,也不能一味拍在日益蚕食城市的汽车身上。城市管理者应该从城市规划本身找找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副教授张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式过马路”涉及到的交通灯设计,“中国式开车”涉及到的道路设计及“中国式接孩子”中公共设施的缺失,从规划技术角度出发来看,属于科学性尚不细致、不周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高级工程师张国华认为,不少城市在交通规划和管理的精细化及服务“人性化”方面亟待增强。

  如何来规划一个可实际运行的、有活力的城市——不管有没有汽车,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其他城市的命题。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城市规划不应该简单化,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问题,城市规划应该一方面创建错综复杂、各种用途经纬交错的布局,另一方面又能提供良好的交通系统。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