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扩张战略决策“四步评估法”

2013-04-15 09:11:46         来源:中国苗木行业网     浏览次数: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当年很多花木种植户如今已经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园林绿化企业家”———中国花木产业也从“生意人时代”跨入了“企业家时代”。

  “生意人”与“企业家”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打个比方说,一个如同去公园跑步锻炼的晨练者,一个如同刘翔一样科学训练的专业运动员。那些晨练者,什么时间跑,跑多快,自己决定,不在乎别人看不看,也没有规则,自己舒服就可以了———这是生意人的心理;企业家则不同,他们每天都要训练,每一块肌肉都要按照标准训练,很多人看着你跑,很多人可能还要学着你跑,跑的过程要通过媒体记录下来———这就是企业家,企业家要按照规范的动作,规范的程序,规范的游戏规则塑造自己的组织架构,并通过媒体与行业和社会保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不断扩张、壮大。

  我们先看看管理学上对扩张的基本定义:企业扩张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高竞争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常见的有三种方法:

  一、低成本扩张。是以低成本为基础,发挥价格和规模优势,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低成本扩张通常有两种途径:低成本渗透和低成本兼并。低成本渗透是指企业将各种资源,集中投入某一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以期取得较低的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以较低的价格向目标市场逐步渗透,迫使竞争对手逐渐退出市场,而扩大市场份额;低成本兼并是指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技术和管理等优势,以较低的成本来收购或控股某些经营困难的同类企业,对其进行兼并或重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可将原有的竞争对手为我所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壮大经营实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低成本扩张的目的。

  二、品牌扩张。就是以著名品牌的优势为核心,以“名声”先进入和占有市场,然后再设法挤掉市场中原有的其他品牌,对目标市场发起强大的宣传攻势,实现扩张的目的。这种策略是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市场扩张时,或者是市场主导者向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跟随者发起进攻时,常用的最典型和最广泛的一种攻击策略。

  三、多元化扩张,就是指企业利用原有的生产经验和营销渠道,来生产销售技术关联性和市场关联性较强的新产品,从而增加产品种类,扩大企业规模。出于这种扩张策略,企业可以利用自己在某一领域领先的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因此,其扩张的成本是较为低廉的。

  我们从这些常见的扩张策略和基本原理中不难得出几个结论:扩张,是以原有企业和产品品牌具有足够的实力和宣传力度为基础的,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考虑的,好大喜功、盲目扩张往往能拖垮一个正在成长的企业;扩张,是讲求计划、方法和步骤的,并不是简单的扩大生产规模;扩张,要求企业必须有两个输出能力才能实现。即,管理输出能力和资金输出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近些年,不断有人和报社的记者们谈起,说自己几年前看好某个树种,也有合适的土地,于是一下子种下去好几千亩,现在卖不掉了,急得跳楼的心都有。他们的症结在哪里?原因各有不同,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在于对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了解太少,不懂得什么是渠道管理,什么是风险预估,也不懂得怎么做营销反馈,怎么做成本监控。苗子一种下去,整个人立即被繁忙琐碎的日常工作缠住,想起什么抓什么。这样的行动从一开始就从“扩张”变成了一场“赌博”。

  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在几千亩苗种下去的同时,许多相关工作会同时有序展开,这是企业家的标准动作。就像科班出身的乒乓球运动员,无论比赛多么激烈,无论结果输赢如何,自己的动作始终是准确合理的;而业余爱好者偶尔能打出一两个好球,一旦赛况激烈,常会心理失衡,动作变形,顾此失彼。

  自身评估 2009至2011年,中国花木产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牛市,苗圃经营者手中积累了不少现金,如何扩张?我提出“苗圃扩张战略决策四步评估法”,第一步就是自身评估———你是否实现了从生意人向企业家的转变?你是否在用科学的方法管理企业?你是否会用系统的流程打造产品、控制风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来进一步探讨市场的潜力、风险和具体的扩张战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建议你先把重点放在企业内功的修炼上,而不是忙于跟风,盲目扩张。其实,在原有的领域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做到极致,也是扩张的一种。

  大家一定已经发现,在雨天,出租车总是不太好打,但是在没有下雨的平日,却偏偏到处都是车?火上浇油的是,出租车司机在下雨天收工也特别早。

  有学者研究过雨天不好坐出租车的现象,并发现司机倾向于通过每天“要赚多少才能够不亏”的方式计算工作时间,一旦到了临界点,他们就会停止工作。雨天打车的人多,所以收工早;而平时活不多,他们的工作时间则延长。

  但真聪明的做法是:在雨天的时候多干,在晴天早点回家休息。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对于“多赚”与“少得”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我们对于让自己“不亏”的心理动力,远远高于让自己“多赚”的心理动力。

  为了不亏,我们弥补弱势的时间远胜发挥强势的时间,我们查缺补漏的热情远高于我们关注优点的热情;为了不亏,我们在那些已经乏善可陈、竞争激烈、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晴天”领域拼了命地挤,在我们本可以收获更多的“雨天”,甚至是我们的强项领域,则随便划拉几下对付。

  显然,这种宁愿不赚也别亏的想法已让我们放弃了成为强者的机会,大部分人已经变成了庸人。

 

编辑:山水百合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美丽中国”引发看多“苗圃扩张”导致看空

当今的苗木产业有两个热门词汇,一是美丽中国,二是苗圃扩张。在很多人看来,美丽中国将引导苗木产业进入牛市,而苗圃高速扩张会把苗木产业带入熊市。美丽中国“蛋糕”有多大?苗木产业的发展趋势究竟是牛市还是熊市?【详细】

吴世光:苗圃大扩张“商机”还是“危机”

吴世光:苗圃大扩张“商机”还是“危机”

自2009年起,国内的苗圃生产面积又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期,连续几年新增种植面积都在百万亩以上,且这股扩张势头迄今未止。从结构上分析,中小苗圃扩张占新增种植面积的90%以上;大型企业苗圃所占份额虽然不到10%,但对整个产业起着导向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