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如何走出“更年期”重放光彩?
2013-04-25 09:35: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
拆迁安置缺乏社会公平
沈清基认为,某些城市为追求政绩,不顾城市发展规律,好大喜功,急于求成,造成改造规模过大,速度过快,致使拆迁户安置困难,频频引发上访事件。媒体上经常报道的“最牛钉子户”有关新闻,可能就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之一。
相关链接
旧城更新生态化的国外实践
对于旧城生态化改造的实践国外早有先例。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和转化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国际影响比较大的实例为美国伯克利市。国际著名的建筑、景观、城市设计专家和生态活动家理查德·瑞杰斯特通过对这一城市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将现有城镇转化为生态城市的方法、步骤等。
此外还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巴西库里蒂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瑞典马尔默、日本北九州、加拿大温哥华、新加坡等。它们从绿化、建筑设施、法律规范、市民教育等各方面入手,打造绿色环绕、建筑节能、布局完善、空气清新的生态城。
另外,从1990年代后,国外开始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老城街区复兴的研究。1996年,斯德哥尔摩哈默比湖城老工业区更新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在本地区建立循环经济,治理污染,降低能耗,将流出本地区以外的环境问题最小化,将一个老工业区和港区转变成一个现代城市的环境。
1996年,哥本哈根HEDE-BYGADE 街区城市生态更新综合运用了多项低能耗生态技术,通过多途径进行生态建设,既改善了居住环境,又达到了可观的节能效果,并为老建筑的生态化改造提供新思路。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