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50:刘秀晨《绿色的云》之苏沪行
五、申城再度辉煌
对全国、全世界,上海都是独具魅力的。这座屹立在太平洋西海岸的世界名城今天再度辉煌。这是同行人一致发出的感慨。作为工商业的大都会,上海对全国的贡献是世人皆知的,由于它的负荷过重和城市过于拥挤,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建设在相当一段时期是滞后和陈旧的。经济发展的春风再次吹进这座英雄城市。今天的上海几乎可以用一个大工地来形容。道路在拓宽、大厦在崛起、住宅在改善。用"沸腾"这个词来概括上海并不过分。
"中纺机"作为国内第一批股份制试点企业,已经取得明显的成功,从亏损到大幅度盈利,为步履艰难的纺织机械业注入了活力。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关从是个温文尔雅的人,谈起话来极富哲理。他把企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造了企业价值观、经营目标和管理实践组成的"大家庭"企业文化,他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企业家是很有分量的。
他很风趣地讲了一个美国人、日本人和老虎的寓言故事:虎至,日人跑,美人嘲日人:汝能跑过虎耶?日人曰:虎只先吃一人,吾跑在前,虎只能先吃汝,吾赢得时间矣。一语道破这位实力人物的心态。
如果说上海的前进是一部时空交响乐,"中纺机"只能是其中的一个乐句。无论企业、商业和城市发展,值得北京学习的地方处处可见。
国人关注的浦东开发区以高于当年深圳的速度迈进。杨浦、南浦大桥和东方明珠电视塔、阳高干线都已建成。外高桥保税区已经封关。虹桥开发区已高楼林立、华灯初上。入夜,当你漫步在外滩,五颜六色的泛光灯照得建筑轮廓线变幻迷离,"浦江夜渡"的游船掠江而过,南京路上的霓虹灯绝不亚于东京银座,华丽而柔和。俊男靓女,老人孩子,上海人和外地人,都尽情地享受着灯彩江风,好一派大上海、夜上海。这颗东方明珠只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才可能再度亭亭玉立。
六、喜中有忧的江南
农村富了,农民有钱了,有人讲中国农民富了先办两件事:盖房子、娶媳妇。我不知道这话是褒还是贬。苏南农村从单层的农舍到70年代大都改成二层小楼。今天再去一看,三层楼房已占绝大多数,个别的造起四层、五层。有规划的村落还是占了相当的比例。没有规划的也比比皆是。小楼以外,宅前屋后的院落又占了相当的土地,家家如此。这种富裕的体现从另一方面讲却变成一种浪费和忧患:一是院宅没规划。二是每户占地多(每户近一亩地)。三是不管人口多少,几个兄弟就建几所,房子多得没人住。四是内地劳动力的不断涌入,又是一片新的宅基地。管理上的失控以致村连村、户挨户,甚至户不挨户,沿路散布,已经看不出村落的界线了。有的变成农宅中散落着稻田,稻田中散落着农宅。发展下去,占地多、布局乱,大片农地支离破碎,即使是规划得十分漂亮的村庄,因每户二三百平方米的小楼加上院落,也实在是住不清的房、用不了的院。我们在一个十分阔绰的农家楼里看到,老两口只住楼下的一两间房,不用说二层、三层,连一层的不少房间也都闲置。房多院大几乎成了户户富裕的标志。这让我感到村镇规划、农宅户型设计乃至国土规划的紧迫性。在已经富了的江南,如果不注意这些根本的东西,鱼米之乡的米不是会越来越少了吗?乡镇企业的蓬勃使农业收入所占比例已经缩小到百分之一左右,这也许正是农舍不惜占地,房越造越大的根本原因。
新兴城市的规划也十分值得商榷:所有建筑依次沿红线而筑,互不相让;很少看到预留发展用地;绿地系统缺乏整体考虑;街道功能性质不明确,几乎都成了商业街;规划起点低,越发展暴露的矛盾就越多,重新再认识就来不及了。
总之,国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和城乡社会发展规划还急切有待加强和提高。富裕之下掩盖的矛盾,可能更不好办。喜中有忧、瑕瑜并见也许是正常的客观规律,如果站得再高一些,想得更远一些,不是更好吗?
苏沪十日行,胜读百部书。亲眼看到的、费心琢磨的、集思广益的、再提炼升华的,收益至深难以言表。再见了,让我们永远思念的江南。
相关链接:
连载47:刘秀晨《绿色的云》之确立"北京市区文物体系" 开启文物旅游新思维
连载:刘秀晨《绿色的云》之石景山绿色广场规划建设纪事
连载:《绿色的云》之点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本文属中国风景园林网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编辑: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