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

2013-06-14 09:16:00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

  其三,城市发展由功能型城市向特色型城市转变,强调城市个性化和生命力。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最具稀缺性和不可复制的财富。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要避免陷入空间形态“千城一面”、经济形态趋同等“特色危机”。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城市的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个性发展、传承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除了传统的以城市历史文化为名、以自然资源条件和地理风貌为名的特色城市,更出现了以城市特色产业为名、以城市特殊功能为名的国际会展城市、国际旅游城市等。同时,部分城市的特色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些城市特点的多重性为其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为城市整体竞争力增添了砝码。

  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发展还应在强调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须多方入手

  城市发展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因此,在坚定不移推动城镇化的同时,应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发展道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我国城市发展方式。

  一是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发展理念是指导城市发展的共识。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应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城市发展,充分挖掘我国城市发展的多重内涵。包括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理念,城乡共赢的城市化理念,人文城市理念,生态城市理念,智慧城市理念,立体城市理念,特色城市理念等。

  二是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城市形态是城市单体和城市群发展的“骨架”,是城市之间各要素高效合理布局的基础,更是城市自然特质和人文历史的有形载体。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应在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紧凑、景观特色协调多样、就业与居住适度均衡的基础上,注重城市形态的差异性、传承性、艺术性和多重性。一方面,注重城市外观形态和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城市组成结构的创新。在内部,组团布局,设计多中心的都市空间形态,构建“紧凑型城市”。在外部,构成有机的城市关联体,实现大中小城市与现代乡村之间的互动关联,形成城乡交错、大中小城市相间、疏密合理得当的现代城市群发展布局。

  三是创新城市组合功能。以城市群落发展的空间形态为基础,强调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的功能区分和合作,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多层次、多方面、动态的需求出发,构建以生产性、生活性和创新性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城市功能体系,再造城市群落的组合功能。重点是加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以及乡村的生态涵养功能。

  四是创新城市产业形态。从产业布局来看,注重城市群内产业布局的层次性以及与城市功能相匹配,在整合各城市优质存量资源基础上,城市之间的产业布局应突出特点,错位发展,发挥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黏合作用,在城市群内形成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支撑、乡镇保障的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从产业形态来看,强调产业形态向高端攀升,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大力发展智慧型、科技型、创造型、生态型的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从产业驱动力来看,从依靠人口、土地、资源等的“要素驱动”,向依靠知识、信息等的“创新驱动”转变。

  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城市要素集成方式,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式。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