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街路改造走向景观化

2013-08-22 08:31:58         来源:时代商报     浏览次数:

  在“十二运”即将正式启幕之际,本报特推出“盛京十二韵”大型互动式系列策划,为您梳理盛京独特的风骨气韵。“盛京十二韵”分十二大篇章,即:商韵、食韵、玉韵、智韵、街韵、泉韵、情韵、艺韵、古韵、风韵、绿韵、体韵,在向读者推介最具地方特色的十二种韵味的同时,也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互动性强的体验活动,带读者亲身领略“最沈阳”。

  其中,食韵、玉韵系列活动已在5月份本报读者节中率先呈现,100多名幸运读者参与了“品辽菜美味”、“学辽菜秘笈”和“辽玉鉴赏会”的活动,触动舌尖上和视觉上的感动。接下来,有更多的感动让我们一起体验和分享。在推出“盛京十二韵”之“商韵”、“情韵”、“玉韵”、“绿韵”、“艺韵”、“风韵”、“泉韵”、“体韵”后,今日我们推出“街韵”,让我们一起感受10年间,沈城道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样的道路建设新技术应运而生?

  近年来,沈阳城市建设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特别是在2013年全运会即将到来之际,大批的市政工程改造,为提升沈阳市城市道路承载能力、优化区域交通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上,都全面改善了城市道路设施的面貌。10年来,沈阳市大规模进行道路改造工作。

  据统计,沈阳市市管道路103条,从2008年开始,沈阳市进入大修季,已经完成大规模改造的道路就有80余条,换句话说,沈阳市的重要、主要街路都已经基本翻新一遍。

  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整治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对道路设施进行人性化设计,并且注重人文景观以及区域文化的双重影响。整个道改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古老文明的沈阳和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沈阳。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因此,在城市道路整治过程中,结合沈阳市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道路建设特点、材料供应现状,倡导节能环保理念,开发再生能源及能源再利用,加大了环保型新兴科技的推广应用。

  那么这10年间,沈城道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样的新技术应运而生?这些高科技技术又给沈阳市民带来哪些福音呢?带着种种的问题,记者专访城建系统道改专家,沈阳市市政工程建设处副主任陈宏泽。

  告别“三合土”道路铺设全部使用新材料

  过去的路面摊铺,主要采用灌入式的铺设方法,路基层基本为“三合土”,即为黄土、白灰和炉渣,面层主要是一层碎石加一层沥青油这种层叠铺设的方法,直到达到既定的厚度为止。这就是最古老的路面摊铺的方法。陈宏泽告诉记者,其实在过去也是有一些工艺可以改良这种灌入式的陈旧工艺的,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道路改造还存在局限性,没有现场搅拌的设备,所以只能靠着人工将一桶桶的沥青烧热化成油状来摊铺马路。就是那时候,道路施工人员靠着汗水混着的沥青铺设出沈城大街小巷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路铺设工作已经形成了系统化流水线作业,现场搅拌沥青混凝土成了一项革新内容。路基层换成了水泥稳定层和级配砂砾层。所谓的级配就是不同规格的砂砾按照由大到小顺序分层排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加路基层的稳定性,减少路面塌陷。采用现场搅拌沥青混凝土的方式,现制现用,使得路面以最快的速度摊铺完毕,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车辆和行人的阻碍。

  在前些年,每到夏天,人们口中总是重复一句话,“天像下火了一样,给地都烤化了。”的确,每到沈阳市最热的那段日子,走在路上,总有沾脚的感觉,白边的鞋子在外面走一天,就沾满了沥青油。虽然工艺上创新了,但是在材料上还处在陈旧阶段。

  随着城市车辆日益增多,机动车道车流量增大,普通沥青路面的损坏周期在逐年缩短,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近年来,沈阳市采用了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PRCR改性沥青混合料这两种新型材料,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这两种材料的强度、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开裂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提高路面承载能力、延长使用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此外,为了响应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要求,沈阳市道路基层与底层不再采用水泥稳定砂砾与级配砂砾,而是用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取代。

  由于砂砾为不可再生资源,沈阳市采用的砂砾绝大部分来源于浑河采砂场,取消道路中砂砾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浑河砂砾的过度开采,保护了浑河的自然生态环境。

  截至今年,沈城80条已经改造完毕的街路,全部使用了这种新型材料。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方针和性质【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城市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我省厦门市名列其中。【详细】

郑晓笛: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发表题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棕地再生的五个层级》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