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副校长:关注城市的未来
2013-08-26 08:00:42 来源:文汇报 浏览次数:
要更多地考虑城市功能的混合
最后,我还想就一些问题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受。
目前,我们城市建设当中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为了高速、高效发展,形成了功能分区,但这种分区也碰到一些问题。当一个城市太大的时候,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每天有大量的人口潮汐似地摆动,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我们能不能更多地考虑城市功能的混合,让生活、生产、工作不要离得太远?这样既节约能量,也使人舒服。
此外,我们城市的人性化程度还很不够,它缺少人的活动空间、人的街道生活、人的尺度感。缺少这些,城市就变得很远,变得不亲切了。不亲切的城市还谈什么好呢?同样,我们的交通总是水不够加水,面不够加面,路越来越宽。其实,我们需要有很丰富的网络来疏解各种各样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密的路使得我们拥有更多的街道生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像在一些大城市,过条马路等三次红绿灯,等一次红绿灯走1/3,那是很可怕的。
同样地,我们在旧城改造中需要以新换旧,是可以理解的,但把历史文化一起破坏掉就可惜了。所以我在这里也向大家呼吁:上海最值得我们自豪的、最有特点的,也孕育了一代代上海人的,不是外滩,不是洋房,而是我们的石库门。由1000多万人口组成的上海,是一个多元的城市。城市需要容纳的能力,需要更多的交融,需要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我们也需要更多的邻居。我希望,让我们的城市多一点能走人的人行道,多一点可以人际交往的地方。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不要把它描述成是个天堂,是个家家都有花园,每天开直升飞机上下班的样子,那不是未来城市。未来城市是每一个人都很舒服、很喜欢、很自然而自由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人在这里面活得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好城市。城市化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希望我们能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
核心观点
中国的工业化直接导致了非农化,却没有带来完全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城市化的一大特点。这种不完全的城市化,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业区游离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之外。
快速城镇化,带来农民的快速非农化,却没有真正带来新兴小城镇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比起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宜居程度越来越低,这是现在我们国家城镇化过程中一个很大的可改进之处。
伍江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93年获博士学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著有《上海百年建筑史》、《上海弄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等多部专著。现为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联合国环境署-同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