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何在 城镇化进程加速误入歧途
《人民日报》8月29日报道,国家发改委的一个课题组最近对我国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大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超过200个新城新区。如今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但是144个地级市20个新城城区的数字依旧令人吃惊。真的有那么多的城镇需要建设吗?这些城镇化的城市,真的为中国的城市建设起到作用了吗?
何为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称,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
城镇化走上歧途
城市新区曾经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亮点之一,为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贡献了很多价值。但是,人们也担心,一些地方在声势浩大的造城浪潮中忽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鄂尔多斯,有这样一个盲目造城的先例,应该能够为其他地方敲响警钟:城市改造计划应该谨慎抉择。
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不少地方热衷于拉大城市框架,从省会城市到小县城都在制定和实施规模可观的城市新区建设计划,但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地政府。
在巨大的筹资和偿债压力下,各地只好将土地收益作为资金来源。而这种“卖地筹资”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变数和隐患。
审计署日前公布的审计结果也显示,随着土地出让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偿债压力也在加大。 2012年底,4个省本级、17个省会城市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需偿还本息2315亿元,为当年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的1.25倍。
据国家开发银行日前预计,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约为11.7万亿元。而2013年至2015年,财政资金仅能支持当年城镇化新增投资的1/5左右。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城市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我省厦门市名列其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