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现代化城市建设探析
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夷陵,到“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宜昌,这座鄂西重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历了两次飞跃——葛洲坝工程让宜昌实现了由小城市到中等城市的第一次飞跃,三峡工程让宜昌实现了由中等城市到大城市的第二次飞跃。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
当前宜昌正在抢抓“黄金十年”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争取在“十二五”末,城区框架达到200平方公里、承载200万常住人口,努力实现“大城梦”。
这将是宜昌跨越式发展征程中迎来的“第三次飞跃”,也是振奋人心、令人期待的一次飞跃。
大城梦 大城势
近年来,宜昌进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快速聚集、功能快速提升、产业快速转型的城市化快速扩张阶段,现有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今年2月6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获得省政府批准——到2015年,宜昌城区建成200平方公里达到200万人,2030年达到300平方公里300万人——宜昌大城梦由此起航。
根据获批的总规,宜昌中心城区将形成“沿江带状多组团”空间结构。主要沿长江城镇聚合带布局,以柏临河、桥边河、黄柏河、清江、玛瑙河为垂江发展轴线,实现城市组团的纵深拓展。组团共有13个,分别是西陵、伍家岗、点军、小溪塔、?亭、白洋、坝区、龙泉、鸦鹊岭、安福寺、顾家店、红花套、高坝洲组团等。“通过13个组团构成一座全省独一无二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极具个性色彩,全国少见。”谈起新规划,宜昌市规划局局长夏文翰告诉记者:“宜昌组团式城市,组团与组团间是通过生态廊道分割、用快速交通系统连通的城市格局。这是宜昌特有的山水特色赋予的魅力。”他表示,组团式大城市,更易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居住在每个组团的居民,出门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公园广场或大型公共绿地。未来的宜昌,将通过平行和垂直长江的3条轨道交通,快速通达长江两岸和一些重要组团。“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随着宜昌大城气象的日益升腾,诗人郭沫若写自上世纪的这联诗句,像一个正在不断应验的预言,越来越为人们所传颂。
新跨越 新动力
城市的扩张不是简单的“摊大饼”,产城一体、产城共融是宜昌近年来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在拓展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宜昌也在不断地为城市发展寻找和开拓新的动力。
宜昌新区,就是新时期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主要载体。新区规划总面积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江北60平方公里,江南45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老城区现有面积。今年3月,总投资167亿元的5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宜昌新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建设宜昌新区被湖北纳入省级战略,旨在打造全国生态绿谷、国家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湖北“黄金发展”的核心支撑点、“宜荆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动力点、“大宜昌”大发展的制高点,推动宜昌加速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
未来,宜昌新区将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现代产业发展引领区、旅游文化精品区、城乡统筹试验区、生态环境示范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和对外开放示范区,将迅速成为区域性的政治文化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及生态宜居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物产业基地。
宜昌市建委主任张立新介绍,产业发展、城市平台建设,两者协调推进,共融共生。未来三年,宜昌还将投入2000亿元进行城市建设,其中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1000亿元,将建设254公里城市道路桥梁、300万平方米安置房、一批城市公共设施,同时启动6个大型公园工程。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城市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我省厦门市名列其中。【详细】
郑晓笛: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发表题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棕地再生的五个层级》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