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如何借力城市景观?

2013-10-03 06:53:17    作者:温源 王蕾 张胜通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山东滨州,一个投资上亿元的仿造航母旅游项目,在经历短暂喧嚣后,遭遇搁浅的尴尬。曾经风光一时的旅游名片,如今却变成无人问津的“大水泥疙瘩”。

  同样来自水上的“大黄鸭”无疑要幸运得多。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创意设计的巨型“大黄鸭”所到之处,无不掀起赏鸭热潮,更显著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消费增长。

  一个是斥资上亿元的仿造品,最终变成一堆“废铜烂铁”;一个是造价低廉、充满童趣的城市景观创意,却引发新的流行风潮。面对这一巨大反差,我们不禁要问,城市景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创意?童趣与喜感的设计如何能同时收获艺术性与消费力?

  创意文化景观的神奇魔力

  打开8月份的全球文化月历,你会惊诧于那些五花八门、趣味盎然的各种文化创意活动:2日,爱尔兰达罗,第四届趣味稻草人节开幕,众多名人和动画形象遭恶搞;同一天,美国特温斯堡,趣味双胞胎节举行,多对双胞胎打扮成童话人物参加活动;5日,德国柏林,1600只纸糊大熊猫现身火车站前广场,象征世界仅存的野生大熊猫数量;9日,古巴举行狂欢节……

  这些有趣的文化活动不仅在当地极具吸引力,同时以其富有创意的构思和独特展示方式而被全世界所关注,它们独具一格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也成为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每年5月是香港销售的淡季,但今年大黄鸭出现的那段日子,附近却是人潮如织。“‘大黄鸭’创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用某一个物件让人怀念童年。”艺术家姜晓文说,“‘大黄鸭’展现的方式和创意并不算高明,却也说明了:不管是‘大黄鸭’还是其他艺术形式,能够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最质朴、简单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对童趣的向往。”事实上,从2007年大黄鸭开始游历世界至今,其所到之处都会引来当地市民的疯狂追捧,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欢笑。这个在童年极为熟悉的玩具形象仿佛有一种让全世界都放松心情、开怀欢笑的魔力。

  据相关统计,仅“大黄鸭”畅游维港的第一周,前来观赏的游客就超过百万人次;在北京,大黄鸭所在的园博园、颐和园天天人潮涌动。“大黄鸭”不仅为游人带来了欢乐,也带旺了餐饮、旅游等行业,相关商品热卖,饭店住房业绩激增,消费拉动效应显著。

  “以往一想到文化地标,就会联想到建筑和地产,这种城市建设的单一模式,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短板,也削弱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国内的城市之所以缺乏如此具有轰动效应的文化景观,主要缘于创意不足,“大黄鸭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没有巨大的耗资,也不罕见,但是它巧妙地将港口城市的特点和为人所熟悉的动漫形象相结合,同时以绚丽的色彩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最简单的材质和形象却收到如此好的观赏效果,实为创意之奇。”

  究竟什么样的文化创意会为城市锦上添花,并成为城市的文化消费增长点?魏鹏举认为,好的创意景观首先要和城市的发展形成深刻的互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周边环境和谐统一,与当地文化特色相适应,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只有在气质上与城市彼此呼应,才能够在知名度和吸引力方面形成双向促进。城市文化地标要拉动经济,就不能和这个城市本身的文化内涵脱轨。”

  其次,要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唤起游客的好奇心,激发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潜力。精巧的创意、生动的形象、绚烂的色彩、充满童趣的设计都更容易成功吸引眼球。“此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力量,通过和赞助商联动等方式,合理、有效地形成注意力的正向联动。”魏鹏举分析指出。

  山寨景观难以形成持久吸引力

  同样是想提升人群关注度,山东滨州的“大手笔”却失灵了。这座航母形建筑在2003年开始建造时就被赋予滨州“城市标志”的重任,是期待用于盘活当地旅游、文化消费的“好点子”“新思路”。几年下来,投资从预计的3000万元飙涨到1.2亿元,自2005年建成后,虽一度吸引眼球,但最终归于寂静,鲜有来者问津。

  这方面的例子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今年4月,位于河南偃师龙华欢乐园内的一尊外表涂金、形象酷似“弥勒佛”却梳着“大背头”的“混搭系”雕像迅速引发负面评价。随后园方致歉,并在日前将雕像头部改建为九龙台。从辽宁绥中县“天安门”建筑、武汉“天坛”公墓、盐城阜宁县山寨悉尼歌剧院和山寨中国馆到近日被曝出的武汉某高校校园酷似世界公园,山寨景观遍地开花。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分析,这些不成功的所谓城市文化景观有几个明显共性:一是“东施效颦”。一些城市建设热衷“山寨”行为,妄图借前人光泽,照亮自家门庭,投机取巧的结果往往是欲速不达。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地方靠山寨文化名人或山寨建筑而拉动地方经济,擦亮地方品牌形象的。二是文化地标建设生搬硬套,不能从城市实际出发,不能体现城市的内涵、反映城市的历史。三是造型奇特而突兀,美丑不分,没能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整体,违背人们的审美偏好。

  与其说反感,人们更想知道,那些耗资巨大却又粗制滥造的人工景观为什么会在城市中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它不如无它。

  这些年,在推进文化建设、刺激文化消费的进程中,各地政府绞尽脑汁,大显神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多数成效不大,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还毁了城市形象。“不少城市建设者急于文化创收,喜欢‘抄近路’‘借船出海’,从根本上缺乏埋头苦干精神,没有耐心静下心来仔细发掘地方资源、产业、文化优势。”专家普遍认为,城市文化景观山寨行为横行一方面是僵化、单一发展观念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反衬出当下城市特色文脉和文化标识正在迅速消失。

  “不少城市在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倾向。一些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标志性建筑’的数量,表现出对文化传统认知的肤浅,对城市精神理解的错位和对城市发展前途的迷茫。”对于这些城市山寨行为,故宫博物馆馆长单霁翔曾多次批驳。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