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内涝频频 杭州如何健康生长
“那时候的留下,茶树和竹林成片,生态气息相当浓。当年怎么可能会有洪灾啊,现在一旦下持续性的大暴雨,总是被淹。”在留下生活了十多年的老杭州金永炎见证了留下从桃花源一般的小镇,成了一下雨就淹的水城。
翻看着手机上频频传来的留下成泽国的照片,老金很纳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杭城如此受伤?更多的老金们则想知道:这座傍水而生的城市是否拥有健康的生长方式?
内涝频频
源自城市化只重“上半身”
城市的健康生长,必然和其合理科学的规划、建设离不开。
杭州这十几年快速的城市建设,其大致步伐是“城市东进”,简单来说,就是沿着钱塘江两岸发展,开发下沙、钱江新城以及滨江、萧山等大片区域,当然,城北、城西也都在不断地扩张。但目前的淹水地带,城东、城西都属于典型的重灾区。
在杭州防汛抗旱指挥部主任盛忠华看来,杭州城的泄洪渠道很单一。“目前,杭州主城区有400多条大小河道,总长超过1000公里,城市路面的积水主要是通过地下管网排到大小城区河道,再向京杭大运河流域释放,但大运河里的水只能向下游太湖、长江走,能不能出得去还要视运河下游的水位而定。”
泄洪渠道的单一,会不会是杭州的城市规划在当初功能设计上的“隐患”呢?
规划部门给出的答复是,规划所作的工作,是一幅“蓝图”,但它毕竟不是“神笔”一挥就可以了,真正进入到实施的过程,还是会遇到资金、拆迁等诸多问题。
像德胜东路边上的九沙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5年,杭州建德胜快速路时规划上就要求在德胜路以北开挖一条九沙河,起到分洪作用。但身负重任的九沙河却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未建。此后,随着德胜快速路逐步开发,周边地势越来越高,一到雨天,水就排不出去,最后导致德胜东路一下雨就成“重灾区”。“说白了,防洪抗涝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合作努力,仅仅靠规划等部门,远远不够。”
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多次参与杭州城市规划的专家,他直接指出:从成因上看,杭州内涝和城市化进程有很大的关系。“本来雨水都能渗入绿地农田,现在都被用来建设房子,只能依靠管网、河道排出,来一场大暴雨,超过了管网、河道的排水能力,就容易积水成灾。”
杭州的未来建设
需要多些“绿色海绵”
“国内城市建设最大误区是:凭借强大的财力,通过修建‘灰色’市政排水工程的方法来解决城市雨涝问题。”
昨天,微信平台的一篇《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的文章被多次转发。这篇文章,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孔坚写给城市规划、建设、决策者的一封信。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但内涝成灾,除了下水道的完善,更取决于一座城市的发展眼光和远期思路。
俞孔坚提出了一个处理中国的城市雨洪,正确、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做法——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滋润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具体做法包括建立雨洪公园和绿色水库,降低公园绿地标高,沿路设计生态沟,在社区建立雨水收集绿地等等。”
对于绿色海绵这个概念,不少杭州专家大为赞同。
“这个海绵的说法非常形象,说得简单些,就是要让城市像一块海绵,雨水渗入其中,满了再往外排,让整个环境更加生态化。”负责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位专家表示,其实杭州曾经探索性开展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比如道路路面的透水沥青,绿地做得低洼一些,但是大规模推广,还没成型。
专家指出,“绿色海绵”在杭州值得推广,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杭州不缺水,所以不太重视。“城市的决策者必须要明确,这个概念需用发展的科学的生态的眼光去看,它必然是长久投入的系统工程。城市发展,应该尽少破坏现有环境,把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海绵城市为内涝“背锅”冤不冤?
24日夜间到25日的一场暴雨,(江苏镇江)市区部分区域出现短时积水,据城市排水部门分析,积水大多是因施工造成管道堵塞,或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网与城区主管网【详细】
杭州倡议成立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产业联盟
今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运河森林公园视察时提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后来又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切实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