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预警新城规划:12个省会城市规划建了55个新城新区
“跑部”与管控
不过,前述部委官员也承认新城新区存在失范失控问题,分歧在于具体数据、事实。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决策层日前要求对各地新城新区建设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
在中国现行法律、政策下,新城新区的建设审批要遵循一套较为严格的程序,但其中不乏人为因素。
据权威人士介绍,“造城”冲动通常始发于地方主政者,一旦形成新城建设动议,书记、市长们就开始“跑部”:首先要突破的是国家发改委,争取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形成新城新区概念,并获得相应政策支持。
其次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负责审核城乡建设规划编制。
最后的“闸门”是国土资源部,这也是新城新区获得合法审批最难跑的一个部。因为规划最终都要落实到用地指标上。建设用地有很多类型,诸如耕地保护、区域建设用地、自然环境保护等,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尤其耕地有18亿亩红线,不可能一味放任,需要由国土部门统筹、权衡。
“跑部”的效果,往往与城市的地位及地方主要官员的个人活动能量密切相关。
比如,在成渝经济圈内有两个重要的新区,即直辖市重庆的两江新区和省会城市成都的天府新区,两个新区都曾申报400多平方公里用地指标,最终两江新区获批200多平方公里,天府新区仅获批100多平方公里。后者“无奈”之下,通过“增减挂钩”在四川省内协调用地指标,从邻近成都的广源和泸州各切一块,“拼凑”出后来的天府新区。
即使相关部委能卡住地方新城新区规模,也往往止不住选址布局方面的随意性。
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当年鄂尔多斯新城区规划报批时,相关部委就曾预见其日后的“空城”、“鬼城”风险,指出新城规划存在的明显弊端:新城距离老城太远,且为一片荒地,“怎么可能聚集几十万人口”。
“当时就能预料到日后的风险,但地方政府推动新城建设的心态非常膨胀,觉得什么事都能办成。”上述知情者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
面对众多地方政府的“造城”冲动和“跑部”活动,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形成了一条处事原则:“如果中央领导有明确的说法,我们就遵照执行;如果没有明确的说法,我们一般就不同意,就给它抵在那里”。
为改变审批环节上的被动局面,国土资源部近年来还试图推动“国土规划管控”制度的实施,对于申请报批的新城新区,“凡是符合国土规划的,就支持;不符合的,就打回去”。
编辑:zh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