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智慧城市"建设:民众需求是基石
随着智慧城管、智慧医疗融入日常生活,近年来,中国民众对“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从认知到熟悉,再到如今的接纳。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翻开了中国城市迈入信息化的新篇章。3日,中外150余名信息化专家代表出席了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第五次专题研讨会。会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表示,民众的确实需求才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
据了解,自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中国多个地区涌现出“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为了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共同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
在当天的会议上,“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什么”这一话题反复被提及。作为东道主,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首先发表了自己对于“智慧城市”的看法。
他认为,当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浪潮看似如火如荼,实际上多数项目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仅仅是加入了一些创新技术,更甚至将“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两者概念相混淆。
毛光烈举例称,浙江大学曾出现某个水管爆裂,持续4个多小时,技术人员仍找不到上一段水管的阀门开关,造成学校所在的杭州城西地区因水患而交通大堵塞。
“一个水管引发了城市区域的交通混乱,这是典型的‘数字城市’的标志没有落到‘智慧城市’的实际案例。”
他指出,若真正实现“智慧水网”,出现类似状况,即便在无人职守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发现并做出应急处置。“很多全国都说搞‘智慧城市’,但是很多实际上在做‘数字城市’,只不过把‘数字城市’的有些工作做得更到位一点,没有质的变化。‘智慧城市’建设一定会改变生产、生活、商业方式。”
有媒体报道称,在不少市县级城市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乱贴智慧标签、投入产出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至今仍有半数停留在“规划阶段”,部分则被包装为地方发展的新政绩工程。
在业内专家看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认识模糊,加上地方自身要素资源缺乏对智慧城市搭建的支撑能力,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出现“有口号无内容,有规划无内涵”的困境。
冯飞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可,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忧思。“我们往往抓新概念抓得很快,几年之后热劲过了看看没成果没东西。我们更多应考虑怎么样靠‘智慧城市’来拉动经济增长。”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一线城市及50%以上的二线城市均已明确提出“智慧城市”的目标及相关规划方案。不过,国务院参事牛文元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截至2011年底,有154个城市规划投入的建设资金超过1.5万亿元,而在他看来,“真正能够体现智慧城市内涵的,一个也没有看到”。
冯飞表示,“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社会需求,因此通过需求拉动一些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创新是需要的,但是需求的应用和实质是系统性的整合、资源的整合问题。那么这里面就必然带来既得利益的调整,政府部门怎么样去协调,是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看西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像巴塞罗那这个国家,更多的是关注于具体的问题怎么样去实施,特别是短期的问题。而我们现在很多‘智慧城市’长远的规划非常有雄心,但是缺具体的东西,特别是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实际上,老百姓的确实需要才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
他还特别提到城市治堵、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民众关注的焦点,认为应尽快将建设目标转移到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上来。
作为全球率先发展“智慧城市”的国家及地区之一,时任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信息产业处领事、新加坡ida中国区司长庄庆维为在座的中国同仁们一些建议,即政府政务数据资源共享。
“从1986年到1991年之间,就我们对数据的应用跟共享,就开始非常重视。”据他介绍,1980年,新加坡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电子口岸,结合了该国53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
2000年到2006年,新加坡开始建立政府跟企业之间数据共享,展开了贸易转换平台,使得这53个政府部门与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物流公司等在内的各个企业接轨,“因为他们这些企业都有很重要的一些数据能与政府分享。”
庄庆维称,未来几年,智慧城市的服务理念应从“政府为民众服务”转变到“政府与民众、企业共同创新”,打造一个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模型。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残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遗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纳什维尔的街角,有的坐在轮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们手握着智能手机,陆陆续续到来,相互友好交谈着;同时,有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帮助他们登录一个应用程序。他们分成小组,寻找那些具有欢迎残疾人标志的餐馆、咖啡【详细】
莫斯科智慧城市计划统筹各领域400多个项目
莫斯科信息技术局局长阿尔乔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