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拆大建 城市的伤痛与遗憾

2013-11-08 07:55:33    作者:佳橙子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浏览次数:

  无论你是新兴城市的居民,还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访客,这几年都能感受到城市建设的大手笔、大气魄:一片片老街区、老建筑甚至旧而不老、半新不旧的建筑,在旧城改造、危旧房拆建的旗帜下,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代之以高楼广厦、大广场、宽马路……

  不由你不信:2002年全国城镇共拆迁房屋1.2亿平方米,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2亿平方米的37.5%;2003年全国城镇共拆迁房屋1.6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4.2%,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9亿平方米的41.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

  大拆大建确实让我们的城市旧貌换新颜,但也给我们带来伤痛和遗憾。

  城市建筑像树的年轮,记载城市的历史;城市建筑像一本书,积淀城市的文化。在相当一部分城市,不管老街、老巷、老院、老房有多久的历史,注入过多少地域风情,沉淀了多少人文精神,一概重新规划建设,文物部门确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不能幸免,致使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大拆大建之后,少了最能代表自己城市特色的历史街区,多了各地风格雷同的现代新区。割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历史名城也就失去了时间厚度,失去了自己的城市个性。

  超大规模、超大范围改造旧城,使相当多刚刚建成十几年甚至几年的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完好的建筑被拆除,造成建筑生命周期过短,许多城市建筑寿命平均下来甚至不到30年,仅为设计寿命(50年到70年)的一半。大规模拆迁导致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更是人所共知。

  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各类房屋建筑存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建筑能耗直线攀升。建筑运行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目前的26.7%,加上施工生产环节的能耗,建筑能耗总量超过社会总能耗的46%。去年,我国消耗了占世界产量36%的钢材和50%的水泥。一些大城市建筑内空调能耗占到高峰电力能耗的60%左右。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建筑用能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北方城市冬季煤烟型污染指数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最高值的2—3倍。

  大拆大建还助长了“乱拆乱建、强拆强建”的违法行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纵容或变相纵容开发商乱拆乱建、强拆强建。野蛮拆迁让开发商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挣了大钱,成就了部分官员的政绩,却成为部分被拆迁户的噩梦。

  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房屋拆迁模式,其实质是“毁祖宗房,吃子孙饭”,其内在动力是“经营城市,以地生财”。地方政府将划拨土地上的房子拆掉,将几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开发商,而开发商再将几十年的地租一次性分摊到购房人身上。这种“不计成本,大拆大建,以地生财,透支未来”的城市建设思路,背离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羁绊。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下发《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拆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调控拆迁规模,防止和纠正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大拆大建。其后,各地相继出台了不少措施,但大拆大建的现象并没有完全制止住,有些地方仍很严重。

  大拆大建已经给城市、拆迁户造成太多的伤痛和遗憾,当务之急是不要再造成新的伤痛、新的遗憾。

编辑:zhaoju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南通生态通廊:城市与自然交融的景观飘带

  部分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和对生态系统的忽视,导致了植被、土壤、河流和湖泊退化,从而引发了诸如洪水、内涝和水污染的危机。AECOM则一直伴随着南通这座城市的发展并且持续为其绿色建设出力,主要项目包括【详细】

苏州成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主宾城市

  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中国城市馆发布会3月29日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举行。中国城市馆发布了2018年度主题为【详细】

如何将城市里小块土地变为城市绿洲

如何将城市里小块土地变为城市绿洲

从蜿蜒的小路到乡村朴素的大门设计,这里介绍营造城市中宁静的绿洲的10个方法。当你的室外空间是一个城市广场,如果不是特别的小,也不是漫无边际的,它可以是城市中的一块花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