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年展:需要更多民众的理解和参与
文化建筑应与文化活动相关联
饶小军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辑)
在国外,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分野并不大,建筑和艺术跟老百姓的关系也是很近的。比如说,在英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小酒馆、艺术博物馆、剧院,这些文化场所存在于社区当中,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下午4点之后,英国人就会一堆一堆扎在小街小巷里聊天,或者在剧院门口挤着去看戏。对他们来说,艺术是随时的、是生活,而在国内,艺术却往往成为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只有少数人在享受。
办这样的双年展需要提升民众的参与度。有时候,我们的建筑师、艺术家过于孤芳自赏,其实,两者都应该注重对社会和生活的体验。在这方面,艺术家往往会走在前面,敏锐地感受到一些事件的影响,但这种体验传递给老百姓的过程还较慢。在信息社会,这是不应该的。
另外,文化建筑应该和文化活动相关联。虽然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地建起了很多剧场,但实际上很多剧场和戏剧没有关系,真正的戏剧处在社会的边缘角落。
让建筑为普通民众所理解
柳亦村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龙美术馆设计者)
把双年展定位于建筑和艺术上,很明显,是想让建筑成为普通民众能够理解的一种文化存在。原来徐汇滨江所有的塔吊什么的,完全就是工业景观,没有真正的活动在里面。但实际人们很渴望能参与到这些景观里去。当然现在只是通过一些健身、跳舞、打篮球这样的运动,但在将来,新加入的这些美术馆,如果它们能把艺术、文化活动都开展起来,那西岸将展现一个多层次的城市面貌。
当然,也要看具体运营。比如说,我现在在做的龙美术馆,是由收藏家刘益谦私人投资建设的,每年要花很多钱来运营,而且要收门票。那个由飞机库改造、藤本壮介设计的余德耀美术馆,它的藏品则偏当代、偏装置。此外,由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西岸美术馆是由西岸集团来运作的,总体思路是想把徐汇滨江以文化先行的策略来打造后面的传媒港,但是需要注意不能把它搞成一个卖很多钱但民众进不来的场所。
老工业区改造不要走极端
李翔宁
(西岸双年展建筑展策展人、同济大学教授)
在对待老房子的问题上,我们现在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所有老的东西,只要一拆或一动,大家就会有反对的声音。这会带来另一种危险,就是在我们保护的时候可能因此扼杀了新事物出现的可能性。既不能对这个房子进行改造,也不能在旁边造新的房子,大家通常认为老房子旁边的建筑就要与之相匹配,所以最后得出的结果必然就是一种假古董式、跟老房子相“和谐”的东西,其实这是虚伪、保守的文化价值观。
在欧洲,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对老建筑的认识,所以不会很随意地去拆它,但是也不是非得把它看得那么珍贵。当然我觉得老建筑中有一部分进入遗产保护名录的建筑,这类人类共享的遗产是一定不能动的。但是你会看到,在欧洲老的历史街区,经常会突然有一栋全玻璃的盒子或白色盒子那样非常现代的房子。目前在中国,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受到规划部门、文物保护单位或旅游局等机构的反对。
世界上有很多空间改造的例子,比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它跟徐汇滨江是比较接近的,它从煤炭、钢铁制造区转型为一个文化产业、博物馆的聚集区,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当然,我觉得中国的一些空间改造有一个问题,就是变化太快。鲁尔工业区是经过很长的时间慢慢改造成的,而我们一看到好的,就一窝蜂把这件事情做到烂为止,这是另外一个担忧。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建筑设计有时候要听听房子自己的意见
近日,设计权力榜在北京颁奖,诸多获奖项目中既有日本设计师改造的北京大杂院,也有中国学者策展的城市设计档案展览。细细了解这两个项目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设计师、策展人关于城市与设计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届设计权力【详细】
深圳发布建筑设计新规 释放建筑创作空间
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了《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修订稿)》(以下简称《规则(修订稿)》)。据悉,《规则(修订稿)》放宽了对公共空间、建筑形体等的管控,以进一步提升【详细】
程启明:新时代 新思考 新征程
7月17日上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成功举办的国际风景园林与绿色发展学术交流会上,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程启明以《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为题发表演讲,分享了新时代背景下对设计艺术发展的新思考。以下为演讲【详细】
古希腊建筑设计的七大奇迹
古希腊的七大奇迹是:帕台农神庙、耶皮戴奥斯剧场、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特尔斐、罗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岛、克诺索斯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