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与地域: 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反思
2013-11-18 09:04:00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浏览次数:
这一定义,与其他学者的观点一致性较高,比较具有代表。概念上明确了人、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产物三方面的概念核心;比较注重乡村景观内容上的整体性;强调了农业生产的特征性。然而,在具体问题讨论时仍会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概念的普适性,中国乡村问题的阶段性难于从中把握。我国乡村问题,伴随着社会变革、学科发展、城建机构的建设,在当下处于自己特有的发展阶段。历史过程中,中国重农的传统使得农业与乡村对于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意义。农业及乡村被认为是立国之根本①[5-6],“乡土”亦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8]。土地的依赖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特性与品质,深入人们生活,成为连接城乡之间,人与自然环境间的纽带。然而,当下的中国,“三农”问题中,农业衰退,农民放弃农业、离开农村。社会、经济变革下,传统的土地与人逐渐脱离。在法国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后,李培林先生的《村落的终结》似乎让我们看到这一问题更本土的困境。当下的中国乡村,需要的是通过乡村建设重新实现乡村与人的联系。
而时下的乡村建设中,不同专业对其都有所涉猎。这一现象也常常带来专业定位的困惑。就实体环境而言,一般乡村可以分为3个主要组成。它包括了村民聚居形成的村落;承担生产功能的农业景观;作为生态或风水意义,少有改造或干预的自然环境。三者共同形成了乡村的实体组成,承载乡村具体生产、生活、生态的活动。建筑学入手的乡村,往往以建筑及其聚落为基础,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分析讨论;生态学常以乡村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展开研究;乡村规划则集中在土地利用与开发层面;地理学主要针对大尺度的乡村形态空间格局研究或以文化历史为主的脉络梳理。尽管学科各有偏重,但是仍有不同程度的交叠。若落实到具体实体环境营建,研究层次与深度的困惑亦时有发生。在乡村建设不断增加的今天,系统梳理学科与专业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可以看到概念讨论的基础上,乡村景观的理解与反思需要结合乡村及学科发展的阶段性展开。当下中国需要怎样的乡村景观?由时下乡村问题来看,乡村与人和生活存在脱节。其实体环境的意义,需要的是重新建立起三者的具体联系。那么,乡村景观应该如何?一种方向是通过美好“环境”获得人们对于土地的回归。这是当下大多数乡村建设会比较关注的方面。然而,乡村“环境”的当下问题并不是居住功能得不到解决,而是人们难于从乡村中获得更多需求的满足。于是,乡村景观可以是怎样?则成为问题的突破点。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美好环境的“营造”则可能成为实现乡村与人联系的重要方向。环境“营造”,是获得美好“环境”的过程。它比营造的结果在乡村中往往更能成为凝聚人与土地的力量。乡村景观,对于环境营造的过程强调,亦是对于人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作用的过程本身的关注。而就专业分工来看,乡村景观这一概念的新注解,使得其可以成为已有分工下营造合作的编织者,协调学科间的融合。而两个层面拓展逻辑,仍然是在乡村景观基本概念上展开的:坚持以人与自然环境为核心,立足“人地”关系的经营,结合景观“营造”建立起人们与乡村的联系。
此外,时下乡村问题的新定位,在回答乡村景观问题的同时,亦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明确了一些方向。已有的乡村建设中,风景园林作为一个乡村介入的角度,专业工作主要由三方面展开:生态环境的保护整治、乡村生活文化的提升与延续、生产环境的调整促成经济发展的可能。这一基础上,乡村景观的重点也决定了风景园林专业应更注重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营造过程设计:既需从村民的生活、生产、生态活动出发,思考乡村景观营造;也需要思考乡村营造本身对于在地聚居生活的凝聚力建立。两者相互的支撑关系思考,是推动学科与实践问题的关键。
4 乡村景观营造的地域延续:基于形式与营建体系
在明确了角色与定位的基础上,乡村景观应当如何进行营造?
“形式”问题成为人们新的困惑。城市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消费型的旅游改造,在以新的方式制造乡村问题。随着农村建设的拓展,我国各级相关部门已出台了关于乡村整治、规划等等的规范与导则。“避免城市化……形式”,“乡土”、“地域”已成为乡村景观实践的重要要求。很显然大家已开始意识到乡村景观的问题,既有的城市绿化或园林营造方式不是应对乡村问题的办法。如梁漱溟先生来看,百年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的破坏史”②[7]。而当下的局面更甚之,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带来的系列影响已经深入乡村问题的各个层面。用发生问题的逻辑,来解决乡村,其可能成为再一次破坏的起点。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