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国城雕像玩“穿越”遭质疑

2013-12-04 15:52:45    作者:李冬阳     来源:合肥晚报     浏览次数:

   最近,有合肥网友在微博上反映:合肥三国遗址公园铜质雕像玩起了“穿越”,部分雕像的服饰和所用兵器与三国时期并不相符,疑似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

 
  网友质疑雕像玩“穿越”?
 
  这位叫“大合肥侯萧寒”的网友在微博上一连发出了4张图片,指出三国遗址公园里的部分铜质雕像的服饰兵器有很大出入,称这都是汉代或者是三国时期没有的,建议不要误导游客。此微博一出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有网友评论:细节决定高度,现在的游客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啦,历史景点里还有哪些穿越的笑料呢?
 
  记者联系到了发图片的这位市民,真名为萧寒,是安徽省民俗学会的会员,平时就对民俗和城市地理很有研究。萧寒告诉记者,照片是他两年前游三国遗址公园时拍的,最近整理老照片时发现有问题就发在微博上了。
 
  “我当时拍的时候就发现有问题,你看这张赶马车人的幞头,包头的方法是北周时期才有的;士兵用的刀,比较像北宋时期的,而且是礼仪用刀,不是打仗用的;还有士兵用的盾,在三国时期应该是偏方形的,不是圆形的。”类似的例子,萧寒还找出了不少。“我觉得可能雕塑本身参考了一些电视剧或者别的形象,演绎与观赏性更强,但是三国遗址公园是有历史根据的地方,是安徽省内比较有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公园,里面的这些附件需要观赏性,但更应符合公园的历史背景,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否则会误导游客。”
 
  专家回应存在争议还需核实
 
  据了解,三国遗址公园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徽省乃至全国保存较好、极具史学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的三国文化遗产,于2010年对外开放。记者在公园内发现,萧寒拍摄的图片上的很多雕像虽已移动了位置,但基本都还在,不少游客都选择在雕塑前拍照留念。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他们表示对雕塑人物的服饰和兵器年代并不了解也不会很在意,但是在如此有规模的文化主题公园里,作为常被拍照的景点,还是应该做得更细致一些并符合文化背景。
 
  安徽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的专家张爱冰表示,从兵器来看,魏晋墓葬出土的实物的确很少见到这样的大刀、乾以及头盔,但最好查兵器图谱。并表示需要花点时间查查资料才能确定网友反映的这些内容是不是在公园内“穿越”了。
 
  合肥学院江淮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峰则认为,三国时期是否出现马镫是“历史悬案”,目前业界有不同看法。“三国时期不少装饰基本沿用汉代配饰,但三国遗址公园雕塑上,士兵佩戴的装饰有一点夸张。”何峰认为,公园可能嵌入了影视元素,出现细节变形情有可原。
 
  园方回应即将调查
 
  对于网友反映的情况,合肥三国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他们正联系建造雕塑的公司和相关专家,对于雕塑上可能出现的年代问题暂时还无法定论,还要通过专家进一步认定。“非常感谢市民的建议和提醒,得到确切结果后会给以回复和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位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近年来,类似故事在合肥也曾发生过,好在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得到了修正。
 
  陈世美蜡像曾长得像包公
 
  2010年,合肥一市民在合肥包公园参观时,发现陈世美蜡像和包公长得非常相像,只不过一位脸白,一位脸黑。这一情况引起了包公园重视,派人将陈世美蜡像的头部送到河南,找到当初蜡像制作人修改,新面孔的陈世美增添了几分坏人气质。
 
  刘铭传故居少些“台味”多些“淮味”
 
  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刘铭传故居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规划进入中期意见征求阶段,日前多位台商对基地规划提出意见,其中,少些“台味”多些“淮军特色”成为台商的一致建议。
 
  一些台商认为,“刘铭传在肥西”的观念没有进行普及宣传,导致很多人不知道刘铭传是肥西人。规划中的建筑物不必一味模仿台湾,要充分利用现存的一些淮军圩堡建筑,进行包装改造。

编辑:zhaoju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合肥:少荃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工

据最新消息,少荃湖湿地公园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围绕“双堤十景”,打造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重要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详细】

合肥高新区:蜀峰湾等公园增设景观灯饰

  未来,合肥市高新区蜀峰湾公园、黄山路等区域将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