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社区携手共建 德国保护区考察思考
有幸与中欧“保护区社区携手、共建生态中国”项目考察团赴德国对巴伐利亚等几个国家森林湿地公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重点考察了该国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及相关联的工作。
在北京乘飞机前往德国,一路走来坐了长达6个多小时的飞机才到达了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场。透过机窗远眺这个只有8300万人口的陌生国家,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在晨光的衬托下,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尽收眼底。此时,忘掉了旅途的劳累,只是想尽快去已经安排好要去的地方。下了飞机后,与团队其他人坐上一辆大巴车直奔第一站考察地--“巴伐利亚国家森林湿地公园”……
德国保护区域分三个级别:国家公园,人与生态圈保护区,自然公园。三个类别保护区域总面积占国土面积10-12%,其中级别最高的国家公园仅占国土面积0.5%。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70年,发展到今天共有200员工,另外还有志愿者无偿为游客服务。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全部是免费的,年接待游客量达150万人次。园区内设有自然景观、动物园、旅店、停车场、游客中心、宣传资料(图片、文字、影视)。公园建设注重细微,突出人性化。公园最早提出了“让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最终成为德国所有国家公园的法定职责和管理目标。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农业、林业和旅游业发达地区,经济水平高。国家公园作为当地主要旅游资源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州财政每年投入大约1200万欧元作为公园人员费用和基础设施投入,用以维持公园的日常运作。公园以生态保护为总体目标,通过发展公众环境教育和永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达到生态、人、社区的和谐发展。
我们来到“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首先考察了野生动物园区。公园区依照野生动物的不同习性,模拟野生生境,让游客近距离认识并欣赏濒危野生动物。这里还为游客设计的徒步、自行车、滑雪等行走路线,避开了动物栖息地。漫步于林间,路线指示、主要动植物和注意事项,标识图案简单明了处处可见,避免过多信息干扰游客对自然的欣赏。为了让游客更多地了解公园信息以及购物,还建设了游客中心——“汉斯铁匠屋”。游客除在此休息、购买纪念品外,还可以在这里的小型展览馆中,了解公园发展历史、当地自然人文,学习森林、土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加深了游客对森林和自然生境的兴趣。园内的一处“林木步道”是欧洲之最。沿步道的缓坡游客可步行从地面行至树顶达几十米的高度,体验者通过上行,可以从地面开始,近距离观察树冠以及树木从树干到树稍成长过程的变化情况。整个游览过程,无论老少,还是使用轮椅的残疾人,都可以轻松完成到达最顶点,步道上还设计了索桥等供儿童游戏的小环节和介绍树木知识的展板。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坐落在林间一片开阔的草场上的“法克斯塔恩环境教育中心”,这是专门为接待国内外中小学生及青年来这里开展“夏令营”交流学习活动建设的。设施包括:一个主体活动中心,还有以水、土、草、树为主题四个体验馆以及若干个由来自世界各地青年修建的民俗屋。活动中心有供学生活动大教室和工作坊。这里没有太多的教学和展示设施,实际上,青少年大部分学习是通过主题体验屋和民俗屋自然发生的来体验自然。“中心”为前来体验的小学生开设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该活动没有专门的课程,老师也不出题目,而是把学生分到四个主题体验馆里住宿(每个馆大约可容纳5-7人),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发现问题,找到乐趣(住在草馆的女生会在外面采各种的野花铺床),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每个馆有一位巡视老师,帮助解答学生的提问,活动最后学生要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民俗屋虽然空间不大,但建筑工艺、内部陈设注重细节,充分展示了不同自然条件下所演化出来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中心”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年咖啡馆”活动,只有周末期间接待家庭和其他散客。
国家公园在社区共建方面与相关机构,周边村,旅游公司、公交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协调发展关系和合作机制。例如:凡是从城市或某一个地方来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游客,凡持由公园游览免费卡的,都免费乘坐发往公园的公交车。其乘客的费用均在居住的酒店按月统一核定,各酒店将需要支付的费用上缴到所在村(社区),由他们与相关的公交公司结算;当地从事以林为生的居民,自国家公园建立以后,通过协调和补偿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模式,结合公园旅游业的不断兴盛,大都开始经营餐饮、服务行业等等。
随后,我们又分别考察了德国“密里茨国家公园”和“鲍恩国家公园”。虽然生态环境教育的形式不同,其设施建设仍然围绕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为主旋律。让我从内心里不得不赞许德国每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从园区建设理念、区域发展、服务对象等等方面,都与我们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
此次考察不虚此行,对我来说获益匪浅,值得回味的是,德国国家公园在保护区实施环境教育方面显得非常重视,无论接待任何一个旅游团体,尤其是中小学生,突出以环境教育为根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场所来开展此项工作。一些国家公园里还设有专门的博物馆,供公众学习、参观和使用,同时也积极与周边的社区、学校等联系,设计和实施一些本土性的环境教育活动。如巴伐利亚公园的环境教育基地,构思和设计都很巧妙,建设了不同主题的营地,如草馆、树屋、水馆等等,并邀请世界各地青少年来到这里建设自己国家的小屋。这些小屋和营地平时用于学生的环境教育和体验,周末和节假日还租赁给来国家公园旅游的游客住宿,实现了有效的利用。
在密里茨国家公园,学生们的环境教育中心类似一个国际青年旅舍,不同的是这里有很多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细节设计都十分周到用心,从细微之处,学生们能学习和了解到很多知识。如这里的供暖和洗浴是采用太阳能和薪材直接汽化的方式。中心里装备的木材锅炉使用1200度的高温将薪材直接汽化功能,比我们常见的燃烧木材方式更为高效和清洁,每一块薪材上都写有可产生多少能量,给学生非常直接明了的信息传递。国家公园设计的“晚间森林漫步”、青少年护林员计划和“蝙蝠蚊子”的小游戏等也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还让我感觉到德国保护区的环境教育,其教育理念是很超前的,他们让孩子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再找办法来研究解决。同时注重在自然中的直接体验,有机会让孩子们更多的来到大自然当中实地感受、接触和学习,这比之我们中国较多的课堂学习相对来说,是更好的直接性方式。德国保护区还积极与周边社区、学校联姻,经常会主动邀请社区和学校来到保护区参观和开展活动。所考察保护区的游客中心基本上都有环境教育的职能,里面都有小型的展览展示、介绍材料,甚至小型展馆等。相比之下,我国景区和国家公园的游客中心职能就显得太单一了,基本上只是提供售票和旅游景点的服务信息,不具备环境教育的职能;我们很多的保护区工作也多数较重视保护和开发两个方面,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度不够,此方面开展的工作不多,德国保护区的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
总之,德国—中欧“保护区社区携手、共建生态中国”项目考察之行,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新的理念,通过建议和推广使本部门采取更有效的办法,加快湿地公园服务职能的转变,通过科普教育设施的改善,让更多的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通过体验,更多的了解湿地,不断加深对保护湿地的理解,构造更加理智、健康浓厚的保护湿地的氛围。尽快实现以湿地为载体,以科普教育为轴心,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以科学研究为补充的综合性旅游观光胜地。
编辑:zhaoxi
相关阅读
江西成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
近日,江西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聘请复旦大学教授陈家宽担任顾问。本届专家委员会由来自生态环境、气象、土壤、地理、监测、动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31名专家委员组成,其中外省专家7名。【详细】
海口市湿地保护协会成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