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应当回归为人服务
对于一个高度发展的城市,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具象表达,是实用功能的复合载体,更展示着一座城市的内在气韵和终极人文关怀。作为城市运营商的房地产企业,应当在把握土地当下价值的同时,思考这座城市的未来。
近日,记者采访深圳市金地大百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中心项目营销部总经理熊传新,他向我们展示了深圳中心项目的创意、担当和核心竞争力,并畅谈了建筑、城市和人的关系。他认为,建筑应当回归城市本源问题—为人服务,而他们的项目将通过打造多元立体紧缩城市综合街区,营造更健康、时尚、充满艺术气息的都会生活,引导都市居民回归城市中心。
我们更愿意被称作“城市综合街区”
记者:深圳中心是由卓越、金地、大百汇合作开发。卓越地产、金地地产在深圳精耕多年,此次将为深圳带来什么样的人居想象?
熊传新:拿到这个地块的时候,我们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块地位置是在深圳城市的正中心,有140万平方米的体量。有关部门当时期望能打造一张城市名片,将来成为为深圳的形象代言。我们自己也在思考,如何打造才能衬得上这么好的地段和深圳的城市气质,又能够为城市、市民带来些什么。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深圳中心项目以后可以成为深圳人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中心、商业时尚中心、艺术文化中心、商务交流中心、城市事件发生中心、城市心理地标中心、都市旅游中心。
记者:深圳中心举办“走读国际大都会”活动,一开始就瞄准了世界一流的都市综合体定义。这个项目有哪些优势承载这种定位?
熊传新:传统的国内城市习惯把各个功能区划分开来,这样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而通过“走读国际大都会”,我们发现日六本木和东京中城,它们都是在一个高容积率的黄金地块之上,创造一个高效便捷、多元复合的“立体紧缩都市”。
我们更愿意项目被称作“城市综合街区”。因为深圳中心项目倡导的是一种多元的、有机融合的、高效便捷的立体都市体系。
城市没有做到位的,深圳中心项目去探索
记者: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项目,深圳中心对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熊传新:对比国际大都会,深圳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也许就是深圳中心项目需要去尝试解决的。跟伦敦的金丝雀码头金融区、巴黎拉德芳斯金融区相比,深圳CBD因为规划超前,高效运转,较少塞车,但其最大弊病就是街道尺度太大。在深圳中心项目我们也提倡“步行”,希望借助有“城市毛细血管”之称的立体交通体系,打造“五分钟都会生活圈”。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创造一个尺度适宜的街道,比较轻松地实现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的转换。我们将回归到城市的本源问题—如何能更好地为人服务。
另外,还有一个共识就是深圳缺乏文化沉淀、缺乏归属感。享受一种文化,是需要慢下来的,而深圳节奏太快;享受一种文化,是需要以场所为载体,内容为支撑,便捷为辅助的。
深圳也有广场,但是公民参与度不高。想看新年倒计时,还要到香港广场去。深圳中心十二个广场,将举办一些新年倒计时、电影首映式、新品发布会、时尚秀、街头创意市集等城市活动。
关于艺术文化的设施方面,我们也想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走读国际大都会特意请了十位设计师打造十五件作品,分布在八百米品牌大街和广场。
另外设计艺术中心和文天祥纪念馆,也是项目公共空间的灵魂。设计艺术中心为深圳这个“设计之都”提供一个作品展示窗口。借助CBD这个核心地段,与大量人流发生亲密接触。文天祥纪念馆将记录对深圳城市做贡献的人或事。这个博物馆只有坐落在城市极繁华的商业大街,它的传播面和普及面才能做到最大化。
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开创属于深圳这个城市特点的商业时尚中心、艺术文化中心,同时,逐步缩小与国际化大都市差距。
回到城市中心是对城市的最好致敬
记者:今年被称为“公寓元年”,因为深圳近期出现了很多大户型的高端商务公寓。深圳中心的商务公寓—天元核心竞争力在哪?
熊传新:最核心的是地段。这个项目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人从郊区回流到城市来。对每一个热爱城市的人来说,回到城市中心是对城市的最好致敬。我们把用在路上的时间去读一本书,去看一场电影,去欣赏一件雕塑作品那该多好啊。“快是为了更好地去慢”,这就是城市生活的乐趣。
正如之前所说的,我们打造的是“城市综合街区”,体系内居住、商业、办公各个业态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置业者未来想要、但是自己心里还不一定清晰的东西,将由我们引领他们去发现。希望他们在看了深圳中心后突然意识到,“对,这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方式!”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建筑设计有时候要听听房子自己的意见
近日,设计权力榜在北京颁奖,诸多获奖项目中既有日本设计师改造的北京大杂院,也有中国学者策展的城市设计档案展览。细细了解这两个项目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设计师、策展人关于城市与设计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届设计权力【详细】
深圳发布建筑设计新规 释放建筑创作空间
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了《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修订稿)》(以下简称《规则(修订稿)》)。据悉,《规则(修订稿)》放宽了对公共空间、建筑形体等的管控,以进一步提升【详细】
艺术介入城市空间需优先提升审美水准
近年来,雕塑以艺术展、艺术节和主题公园的形式介入公共环境,并从一线城市逐渐过渡到二、三线城市,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早期的城市雕塑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自20世纪80【详细】
成都: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
近日,作为成都市构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