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庭:生态文明应该以人为本
但自从三峡建成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出"义工"的惯例,已经成为历史。特别是2011年汛期,虽然长江出现了瞬时超过1998年的特大洪峰,但是,江边的乡亲们仍然悠闲自得的度过每一天。总之,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民众来说,三峡大坝和水电开发已经把昔日带来恐惧和负担的长江,变成了今天幸福和美景。这就是当地居民生存状态的变化。
而在某些同志的眼里,所谓长江的生态想当然的就是他所管理的某些鱼类的子生态。所以,他从个人专业的角度,说"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张博庭认为,这种概念上的混淆,其实就是没有区分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结果。否则,他们就不会分不清人与鱼是属于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的主体。
更严格地说,即使真有"某些鱼类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情况,也并不能说"长江水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因为,至少目前我们对长江中华鲟的保护还是相当成功的。一个已经崩溃的水生生态系统中,怎么解释还有长千上万条中华鲟生存?
张博庭说,如果我们能抛开狭隘的生态保护理念,就会发现,三峡和一些水电工程虽然确实可能会影响某些局部的、个体物种的小生态,但是,一定是有利于整体的,全流域的,甚至全中国和全人类的大生态。尽管某些鱼类的生存环境确实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生态子系统的进化,都要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因此,我们仍不能否认利国利民、惠及民生的三峡工程就是一个生态文明工程。
水电工程具有减灾效益
沙龙上,张博庭对于三峡工程及其他水电工程在地质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科普。
他对于水库诱发地震等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他说,水库中水体的巨大重量确实会改变地壳的受力状态,引起地应力的调整(称为荷载作用)。不过这种作用非常有限,最多只会引起某些塌陷型的小地震,不可能引起板块间错动的构造地震。虽然三峡水库蓄水高达392亿,但却分布在1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上。
地壳平均每平方米承受的重量只有30多吨,每平方厘米的承压强只有3公斤多,还不如一辆载重汽车的轮胎对地壳的压力大。既然,汽车行驶不会压出地震来,那么水库蓄水怎么可能压出地震来呢?
有人说,别管作用在多大的面积上,但水库水体的总重量大。这种说法的逻辑不通。一场大洪水的水体总量可能有上千亿,它对地壳造成的总压力比水库蓄水还要大很多。但是,我们谁听说过"洪水可以诱发地震?"
张博庭指出,大众应该科学认识水库触发地震的利弊。辩证的看,由于水库蓄水后将会加大地下渗流,水的侵润只能使原有的断层之间摩擦力有所降低。所以,水库触发的地震一般都会起到加速原有地震地区地震发生的作用。
因此,水库蓄水的结果,要么对原有区域的地震没有影响,要么提前释放了正在孕育中地震的能量,从客观上避免了更大地震的积蓄和发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即使水库蓄水触发了地震,也应该具有提前释放能量,减小该地区原有地震震级的作用的有利一面。
由于水电站建成后的初期蓄水,会在短期内让很多潜在的地质灾害得到释放,所以,蓄水初期地质灾害增加的现象是存在的。前不久清华大学水利系专门就水电建设的地质减灾作用进行了几年的调研。调研发现河流沿岸的地质灾害,不管是滑坡、崩岸还是泥石流,都和河水的能量巨大不断的深切河谷有关。所以,河流沿岸的地质减灾的核心是消能。产生地质灾害的核心是河水中的能量。因此,越是水能丰富且没有得到开发的地区,地质灾害往往越严重。如果把奔腾的江河水用来发电,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使河流发育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于三峡工程引起了河湖关系变化问题,张博庭也做了相应解释。他说,其实,长江的江湖关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来的长江河道每年都要随着泥沙的淤积不断的抬高。除了造成了地上悬河的防洪隐患,很多原来通江湖泊,都不得不截断与长江的连通。因为,湖泊的岸坡很难像长江大堤那样不断的逐年加高。假设我们不建设三峡,随着长江河道的不断淤积增高,鄱阳湖恐怕早晚也会有一天,要因为防洪的需要而被迫截断与长江的自然连通。总之,消除地上悬河,根治长江水患,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当我们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反倒责怪起我们为了达到了这一目标而修建的水利工程了呢?
张博庭在结语中说,大坝截断河流,影响鱼类的洄游,以及水库的淹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不容忽视。但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应有享用自然的权利。任何人类文明成果没有一样是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无论是盖房子、种粮食、修道路,开矿山。水电开发当然也会不例外。
我们要调节水资源,满足人类文明的需求,就要有存储水的地方。然而,水库的淹没不过是把其它生态改变为储存水的人工湿地,其生态效果比种粮食、盖房子、修道路、开矿山,要好得多。
编辑: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