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中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解析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号角下,各地文化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加快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有些省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在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换的问题。尤其在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趋势下,以往对地球资源的肆意攫取和泛滥开发使文化产业暴露出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而有一些文化产业却在实践中与生态文明的理念发生了冲突。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问题
当前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情使强大的市场文化成为主导力量,追逐商业利润的理念似乎成了文化企业的首要目标,凡是有卖点的就利用开发,没有卖点的就忽略或抛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个性与环境,而一些物质文化产业的原生态资源遭到毁灭。这些破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现象,违背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存在的所有文化产业组织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形成的统一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那么,文化产业系统中有哪些生态问题呢?
首先,文化国际贸易存在污染转移。据文化部统计,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长很快,仅2011年1月到10月,我国出口文化产品就高达148.5亿美元,然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却不及我国同期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一,输入与输出比例在2010年达到3∶1[3]。在整体的文化贸易逆差中,也存在顺差,像玩具、乐器、家具、视听等硬件产品,也就是文化制造业范畴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制造业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一个环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制造业作为国际产业链的重要条件。然而,我国制造业却严重透支了环境资源,文化制造业也概莫能外。比如,涉及纸质媒体的纸浆及造纸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净进口并逐年增加规模,其贸易份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在90年代中后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4],除了201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近10年纸浆进口量也是逐年递增。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随着国际贸易完成了污染的跨境转移。再如数码影像机、智能手机、iPad等高科技文化产品,虽然成为千家万户所青睐的时尚用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和生活方式,但从生态上来说却存在隐性的辐射和制造背后的污染问题。这些迷你终端的集成电路、电子零件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如镉、铅、汞等重金属。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电磁波辐射和高频电磁对人体产生各种危害。其过量的光辐射不仅损伤了人体的视觉系统,也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排放的废气,生产电池产生的PCB对水资源和空气都会产生污染。这些高科技智能产品丢弃后如果不回收,零件中所含重金融将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如今文化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出现融合之势,这些污染不单单是因为生态意识的薄弱,更在于文化国际贸易中我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所致。发达国家的公司一直处在产业链的高端,通过研发、设计、品牌、标准制定,以及营销、配售和融资,占据了有利地位,并在文化国际市场中控制了定价权。
其次,不当开发,透支了资源成本。现在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大力推动的所谓“低碳经济”。有些开发者急功近利,不顾文化规律,不讲市场法则,还没规划论证就匆匆上马建设文化工程,结果不是浪费了大量文化资源就是损害了区域文化形象。“艾克斯星谷”项目是一处融沙漠风情、民族特色为一体,兼休闲娱乐的理想旅游胜地。作为此项目开篇工程的贺兰山房,是由宁夏民生房地产公司投资约2000万元倾力打造的建筑集群。该山房是一次艺术与建筑的突破与创新,在施工期间便获得公共建筑类优秀奖。但好景不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设计和施工出现矛盾,使得生产周期和资金都超出了预计的范围,最终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贺兰山房几经易主,成为不折不扣的“烂尾工程”。客观地说,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艺术并不发达,当地也没有经济条件。像贺兰山房这样的不当开发,既浪费了大量资本,也透支了当地的环境资源。
2013年10月2日,驰名中外的四川九寨沟景区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景区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甚至出现游客“攻陷”售票处的传闻。后来景区对一万多名游客退票道歉,才缓解了此事。这种为了经济利润而超额负载,不注重科学规律的做法,势必带来负面影响。
再次,唯利是图、异化消费。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产业化,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有些文化企业只看重商业价值。比如有些文化资源稀缺的旅游景区在开发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为了经济效益,盲目接待游客,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影响了旅游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即在宏观上以生态战略为指导,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和文化产业结构;在微观上给文化企业规定严格的有法律约束力的生态标准,从生产工艺和技术上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5]。旅游业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再生能力是其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需要从宏观上综合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因素确定合理开发布局,而不能仅仅因为经济效益而忽略文化产业的生态发展。
在目前这个消费社会,越来越热的文化产业也出现了异化消费现象。按照原则,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从文化角度来说一般是出于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目的,而现实中“丑恶的、令人唾弃的”文化资源也成了企业争先恐后进行开发的对象,甚至发生恶性竞争事故。2010年媒体报道了“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争夺西门庆故里”一事。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如果以讽谏的方式开发这个故事还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但还原西门庆的故事、直接投资相关旅游项目令人匪夷所思。西门庆和潘金莲毕竟是对负面人物,这样的做法歪曲了文化产业的人文价值。就是正面开发也得先把两个人物重新进行现代性塑造。当然,过度迎合消费者的偷窥好奇心理也不能不说是文化市场异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传媒领域,黄色新闻、虚假广告、恶意策划、歪曲包装等无不体现了生产者为迎合消费者的庸俗需要炮制大量的文化毒素,严重污染了信息环境。这些异化消费现象缺乏社会主流价值导向,必须引起高度警醒。发展文化产业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建构民族文化精神,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最后,文化趋同、多样性缺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一般指的是大众文化。如果是精英文化比如难以解读的历史文化遗产或物质文化遗产则需要大众化后再进行产业化,方能被消费者消费和接受。然而,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舞台,其能之大、势之猛使地方民族文化感到了强烈威胁,特别是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陕北百姓在窑洞和房屋之间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虽然说窑洞是民俗文化符号,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现代社会的人们有权享受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舒适、便利、健康等种种好处,历史建筑、少数民族习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只能寻找别的方式进行保护或开发。越来越多的文化物种让位于大众文化,这种趋同现象有悖于生态文明所持的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于任何一个文化群落来说,文化物种就如同生物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一样,应该不可避免。
以上谈的是文化产业在业务层次上表现出来的生态缺失。其实,文化产业在内在结构上的生态问题则是最关键的。生态结构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时空分布和物质、能量循环转移的途径。不同的生物种类、群种数量、种的空间配置、种的时间变化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功效。它包括平面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四种顺序层次,它们独立而又相互联系,亦是系统结构的基本单元。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首先,文化群种集中度低,规模结构偏小。一些文化手工业,像剪纸、刺绣等,缺乏大型集团产业资本的支持,小型文化企业融资能力较弱,知名文化品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文化物种开发的空间分配不平衡。从文化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的2/3左右;从增加值看,东部占3/4左右。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再就是文化产业的食物链,也就是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比如我国中小成本的电影营销不利,2012年上半年总共上映了115部电影,其中国产片81部,票房收入仅占总票房的38%。由于原创能力不足、优秀创意少以及技术手段不足,文化产业向市场提供的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精品力作和拳头产品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文化消费需求,其层次性、多样性、多变性,要求文化生产分层次、多样化地给予满足,要求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二、文化产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上阐述的是文化产业的生态问题,有些问题并不是该产业独有的,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那么,被视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路径之一的文化产业,为什么也会有生态方面的问题呢?
资本既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又是生态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资本的根本动力是追求剩余价值。那么,一切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的方法、手段都被资本所青睐。比如,充分利用科学加强管理、刺激消费、全面发展生产等。资本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范围;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创造新的使用价值。这种本性使得产业部门包括文化企业牺牲环境资源、加大能源消耗,来生产剩余价值。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进行资本扩张,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在产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转移了生态成本。我国文化制造业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不能不产生产业低端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高耗等问题。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本逻辑。资本逻辑是指:资本作为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生产关系,其活动历程具有必然如此的内存联系、运动轨迹的发展规律。即“资本基本主义”原则,以资本为中心构造的一种社会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利。它的核心要义是: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只要有了资本就可以建立起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利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经济组织中治理结构以资本为中心,资本的拥有者具有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从而形成资本特权。文化产业如今已成立了许多大型的旅游集团、文化传播集团、传媒集团等等,强大的资本支持使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在这种逻辑下产生了前面所述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是产生生态问题的直接原因。我国传统文化产业依赖制造业、旅游业、娱乐业等,这些资源型的产业消耗资源、能源,并受人口环境的制约。据统计,服务业的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其中“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的能源消耗也在加大。
当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庞大的人口数量、复杂的社会矛盾、城乡的经济发展,也会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时空分布、环境优势等生态问题。
三、生态视域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资源型的文化产业,依托本地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如果不重视产业的生态化问题,就会影响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精神文明弘扬。文化产业要想科学发展,应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创新文化资本市场政策。文化产业已被定位于国家支柱型产业,在文化产业领域“怎样利用资本、怎样限制资本”是急需回答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确定进行资本制度创新。像一些内陆地区,也应尽快放开资本市场政策,特别是针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比如关于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设置“文化产业银行”,让更多的文化企业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正处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薄弱、形态不成熟,现阶段需要政府的扶持。创新文化资本市场政策,或者进行资本制度创新,会解决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最大问题的资本问题。当然,还需注重基金、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让公共财政资金更有效地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文化资本市场多元化的投资、多样性的资本、多层次的股份,有利于保证文化企业的公共性。据报道,河南省正在申报“内陆自贸区”,以争取制度政策红利,这是不错的尝试。
(二)树立“生态消费”观念。消费社会主张的消费主义是将消费者的极度应享性、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这种观念在逻辑上会导致资源枯竭、过度开发等生态问题,而且使人类行为的价值维度丧失。而生态消费则是指人们在决定是否买某种商品以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越来越多地增加对环境的考虑,坚持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6]。生态消费坚持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崇尚简朴和健康的生活,偏爱消费“绿色产品”。如果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个人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出发进行消费,就会对文化市场的环保形成一定压力,可以引导相关文化企业生产和制造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国家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生态消费就属于一种新型低碳特色文化消费,是拉动生态文化产业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我们应该树立这种消费观念,克服过度开发或盲目开发带来的问题。
(三)进行结构调整,建构文化产业的生态链。文化“走出去”不能再依赖“硬件产品”的出口,而应加大“软件产品”的分量。这需要对文化产业系统的各类行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文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起来。当然,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强大,即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力。由此,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应该发挥火车头的带动作用,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加强国际话语权。
生态链作为文化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现文化产品向资本转化的必要路径。如果一开始就规划好生态链的建构,则会使产品更完美、产业更健康,付出的成本会更少。产业生态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建构产业生态链需要发展一批新兴的静脉产业,建立和完善废物处理、回收、再利用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链条。比如,旅游文化产业可通过组织环保公司或环境部门处理物质代谢、环境优化,与供应链、产业链形成生态产业群落,使得与旅游相关的物质、能量、信息在旅游产业系统内有机地流动并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建构起协调的生态链。有些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建构,需要绿色技术的支持;有些则不需要过多的人为活动。像数字产品很快进入大量更新淘汰期,应在绿色技术基础上尽快建立起完善而有效的回收、再生资源化利用体系,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而有些稀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不能破坏产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要保护其所依托的当地内蕴深厚的文化,减少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原生态文化的负面影响,避免大规模标准化对原生态的多元文化造成的冲击[7]。
在文化产业系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加强创意,把文化资源开发提升为创意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大都依托传统资源,而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资源型文化产业的生态化非常关键。而近年来兴起的创意产业本身就是一种生态产业。创意是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特点。一个好点子、好主意都有可能成为一部大片。文化产业看上去是资源的竞争,实际上却是内容创意的竞争。创意的程度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在我国文化产业进行改变增长方式的当下,加强创意无疑成为推动文化产业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的有效路径。再说,我国文化产业往往因为重视资源而忽略了创意,大量文化资源被别的国家借鉴、运用,像美国生产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创意并不是对资源的忽略,而是建立在资源基础上进行高端开发。
创意产业是内容产业、精神产业,依靠的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所以,中国“文化产业”真正发达需要充分释放中国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拓宽人的视野。把发展重心放在人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有利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创意产业有助于提升文化产业的内涵,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五)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产业的互动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是富有人文气息的精神产品或服务,给人以精神享受,而生态产业提供的则是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产品。倘若两者融合,那就真正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达到了“诗意地栖居”的目的。国外一些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完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产业的融合。像迪斯尼的动画片与主题公园就是文化创意与生态旅游的融合;《阿凡达》的拍摄过程就是电影创意产业与生态产业相互结合的过程。我国大都市,像北京、上海正在尝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相融合的产业。还有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也正提升着自身的文化元素。产业融合可以取长补短。文化产业借鉴或依赖生态产业回收、处理自身的污染因素;生态产业可依赖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当然,这种互动还可上升到内部结构、管理模式上。
总之,在产业融合的浪潮中,文化产业虽然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发展思路,燎原繁盛的文化产业会可持续、更环保。
编辑:wsy
相关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发挥碳汇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详细】
“生态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绿色竞争力
因为受到污染,深圳湾曾饱受市民诟病。经过下大气力治理,如今这里碧波重现,一度消失的黑脸琵鹭也回归栖息,这片美丽的湾区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休闲健身之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