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城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14-01-16 09:19:02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


  6、新城镇化的六条要点解析

  新路怎么走?会议主要提了六个方面问题。

  第一条谈落户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个提法基本和此前的提法一样。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最大的供求关系就是人心向背。一个人口持续大量流出的地区是没有希望的,更无须多谈住宅或者商业市场的前景。此前国人喜欢谈论的底特律正是最好的反例。当下特大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人口净流入以及中小城市人口数量持平或净流出,是中国的普遍现象。考虑到中小城市占比8成以上,这种状况若不及时改变,那就是数百个底特律的潜在样本了。

  因此中央希望通过改善中小城市面貌,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以达到就近城镇化的目标。其方法就是“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

  能做到么?不易。中国城市发展的级差一方面是市场分工导致,但更多的和行政分配资源相关,因此上级城市总是能够多分配资源。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并非简单政策倾斜可以做到,我觉得这是目前城镇化最难的一部分。位列第一项,也属于理所应当。

  第二条谈个土地利用

  一个是耕地红线,说了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这个和此前简单固守耕地红线数量的提法明显不同。过去许多用地置换,用低产出的地来充红线的事情不鲜见阿,没有什么产出,反而破坏开垦土地原有的植被。新提法看来要制止这些脑残行为。

  另一个是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这个也很好。过去中国许多地方城镇建设用地浪费太多,容积率偏低。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效率难以发挥。同时工业用地出让比重过高,闲置和浪费都比较突出。新政策在此做了调整。

  第三条谈钱

  “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这里每条都是干货,都是原有基础上的重大突破。大家慢慢留心后续政策出台,不展开了。

  第四条主要谈“两横三纵”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所谓“两横三纵”是指:以陆桥通道(指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的运输大通道,即亚欧大陆桥东段在中国境内部分)、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

  该项战略格局将涉及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其中最重要的是本次会议提出:“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中国东部地区中,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相对发展比较成功。这种成功,反而拉大了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差异,并导致人口“孔雀东南飞”。

  如何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筑巢引凤,留住乃至吸引周边人口。现在中央给出的方案就是城市群的发展。

  第四条还提到的是“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