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高峰论坛之世界风景园林大师对话(下)

2014-01-21 20:36:00    作者:邹兆喜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王小璘:我不是什么都懂,但是我们需要懂让这些比我强的专业融合在一起,他用了一个词,从翻译角度来讲就是杂交,意思就是说怎么把它融合起来,把各个专业融合在你所谓的问题上。去把问题找出来以后,我把这些丢到适合解决这个问题的专业团队里面的专家,或者不一定在这个团队里面,但是可以由一些合作的单位,他们对这个问题特别专精的,他的角色就是懂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寻找这些人,第二就是请他们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是,你要有积极性。因为这些人看的就是那部分的问题,他在一个团队里面,而项目和团队需要有一个整体性,你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怎么样把这些问题答案融合起来放到项目里面。他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

  朱建宁:我想说的,在座的几个人都比我有优势,要不然在国外,要不然在台湾,要不然在国内的,就我是林业的。我在法国呆了将近10年,回国几年之后非常的痛苦,刚才两位外国嘉宾讲的特别的明确。但是我想引出来的话题,他们没有完全理解,我们在中国,和在台湾,和在美国,和在法国,我们社会对风景园林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可能我用法国的方式来工作,大家认为你不会做设计,你不是风景园林师,你是搞园林的,你是搞绿化的,你不是搞景观的,大家认为景观是园林加艺术品等等。我们需要跟领导人谈文化价值或者自然的价值,但是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我们不被认可。以前我欢迎西方设计师过来,我以为他们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思路,结果发现不对。他们在中国做的项目跟在法国和美国做的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这是我特别想问的话题。我把明天的话题拿出来了。明天上午我想说的就是游走中法园林之间的痛苦。前面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不是价值,我是说所有的事情到中国来,都会非常的复杂,我们赋予园林很多的功能,使我们对园林的定义,对园林的认识都完全不一样。让我感觉到很痛苦,王教授在台湾体会不到,他们在法国,美国也体会不到,咱了国内的人也体会不到,我这种人最能体会到,这是让我特别痛苦的事。5年前就有人跟我说,你一定要忘了法国。

  亨利·巴瓦:我做一个广告,明天8点半到9点半我有一个讲座,你会看到我讲的是我们公司在法国和中国最新的设计,你明天参加就知道了,因为我们在中国的设计比法国的设计做的还好。我透露一下明天讲座项目的小故事。我们现在做一个长沙项目,明天会展现给大家一个城市规划。故事是这样的,我们先被邀请过去说要做一个公园,因为长沙城市要发展一个新城区,这个新城区想以公园为开始,是很大的城市公园,邀请我们过去看基地,做项目。我们来到长沙以后看到那边的山和水,那边有河道,甲方想把河道改成运河,看到那边的小村庄,我们觉得如果不思考以后新城是怎么样的发展方向,就没有办法去做一个公园。我们做了新城和公园融合在一起的设计。我们向甲方汇报的时候,汇报到一半,甲方打断了我们问:你们做的这是什么东西?公园在哪里?那时候我们跟朱老师一样觉得很痛苦,我就回法国去了。过了两个月以后,我收到一封甲方的邮件,他们思考过我们的公园和城市结合在一起的设计,他们首先向我说抱歉,我们公园设计肯定没有中标,后来就说,他们又想了一个新的设计,原来的公园设计不要了,而新的设计就是我们现在的,公园和城市怎么综合在一起的设计。这个设计,我们现在还在继续做,明天会展现给大家。

  朱建宁:我跟他们很熟悉,我跟亨利是校友,这几年交流非常的多,非常的熟悉。上学期我作为大课的负责人带着学校四个班的实习生,每个班两个老师。我们做的是学校门口清华东路的设计,这条路正对着西山,学院大厦正好对着颐和园的山口。第一节课我要求把清华东路这条绿带和西山结合在一起,成为西山的延伸,等看到学生做的成果,从老师到学生几乎没有人按照我说的去做了,除了我带的班四个人,他们也仅仅谈怎么和西山借景的问题。另外三个班,我讲的这些内容完全没有了。不管是学生,还是领导,我们看到自然,看到山水不是很兴奋,看到构图才兴奋,看到小品才兴奋,看到建筑才兴奋,否则觉得你没有做设计,我讲的痛苦在这个地方。我们明明知道把人的注意力引到山水,自然方面等等,但是我们的甲方包括我们的学生有多少人听这些?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