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华:我们需要有故事的城市

2014-01-22 09:07:21    作者:田乐 涂先明 李舒雅     来源:景观中国     浏览次数:

  城市社区交往设施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呢?

  李:配套设施很重要的是户外的活动设施,而且这些活动设施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人停留下来。比如说小区里的座椅,应该是夏天不会觉得发烫、冬天不会觉得冰冷的木质椅子。但事实上很多居住小区、公园中的椅子都是冰冷的水泥、石头。此外,一定要安全,小区里面的植物、水体、户外家具都不能是为了观赏,一定要让人们能够亲近、交流。一定要有社区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讲座、活动,让居民经常有机会聚集到一起。

  今天城市非常重视绿地建设,却不重视人的活动空间建设。每个居住小区,都在耗费巨大的力量建设维护小区里的绿地,但是多数绿地只是让人看,却不让人使用。今天人们已经认为在居住小区里面建尽可能多的绿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小孩没有一个健康玩耍的地方,老人走累了没有舒适的座椅停下来歇会儿,却都没有人在意。

  一个“有故事的城市”的关键是什么?

  李:交流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二是人与环境的交流。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首先人需要归属感,在熟悉的环境中容易获得认同。但人又不满足于熟悉的环境,希望能看到新奇的、陌生的事物。人都有一种溯源的心理,去探索未知的习惯,小孩都会有一个阶段,喜欢把“为什么”当成口头禅。当人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为了了解它,他需要去接触能够讲故事的人。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他们熟悉这个地方所有的故事,历史的、空间的变革,这里的点点滴滴。通常长久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同时也是那个地方的生活方式的见证者和保持者,他们是土地文化价值和乡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总是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熟悉的和陌生的环境的好奇。

  在特定的空间,尤其在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改造中,在城中村的改造再建过程中,这类人的存在非常重要,他们能够让我们的城市永远是“有故事的城市”。有学生调查北京胡同区的改造更新,我提议他们去和10~20位一直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交流,问问他们是怎么理解胡同的。他们了解到,在南锣鼓巷改造过程中,越来越多一直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都搬迁走了,一位至今还留在那里的老人感慨道,“离开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胡同还叫胡同吗?!”学生听后豁然开朗,北京胡同区的保护,留住原住民、保留胡同某些固有的生活方式才是本质。在城市中不仅要保留、建设越来越多的交往空间,还一定要有能够讲故事的人、能够传递文化信息的人的存在。(田乐、涂先明、李舒雅采访,李舒雅、涂先明整理)

  原文摘自《景观设计学》2012,(05),总25期:58-59

编辑:zhi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