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南:芍药作为中国爱情花之史考——执子之手,秉兰赠芍
2.芍药之女性意象
花草与女性联系紧密,经常用"花容月貌"来形容女子。
《山海经》:"帝之季女曰瑶姬,精魂化草,实为灵芝。"
《本草纲目》载"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芍药的别名:娇客,没骨花。没骨,中国画传统花卉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而不用墨线勾勒外轮廓。
五月花神
《芍药谱》所记载芍药品种其名多如'冠群芳'、'宝妆成'、'叠香英'、'醉西施'等女性意义的词汇。
苏轼《玉盘盂》:"姑山亲见雪肌肤。"
杨万里"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
白居易"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疑香薰罨(掩)画,似泪著胭脂。"
黄庭坚《绝句》"春风一曲花十八,拼得百醉玉东西。露叶烟丛见红药,犹似舞馀(余)和汗啼。"雾气缭绕中的芍药,好似穿着红舞衣的歌女,挥洒着汗水翩翩起舞。
《水浒传》"冰肌玉骨,粉面酥胸……声如莺啭乔林,体似燕穿新柳。正是:春睡海棠晞晓露,一枝芍药醉春风。"(第38回,宋江眼中一唱歌女子)
《西游记》"那女子生得……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白骨精)
芍药女性意象突出地显示在秦观《春日》诗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日本"立如芍药,坐如牡丹,行如百合"(立てば芍薬、座れば牡丹、歩く姿は百合の花)。
3.女科之花
芍药根作为药物,有白芍和赤芍之分,二者功效不同。
白芍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具有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等作用。
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状。
元代刘因《静修集》卷五《饮山亭杂花卉·芍药》:"宜致美人赠,服之良有功。分形虽异种,气类暗相通。"用芍药花制作的花茶,能调节女性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养血柔肝之功效。
清代德龄女士在《御香缥缈录》中曾叙述慈禧太后为了养颜益寿,特将芍药的花瓣与鸡蛋面粉混和后用油炸成薄饼食用。此外,芍药花还可以制作芍药花羹,芍药花酒、芍药鲤鱼汤、芍药花煎等,制作方法简便,美味可口,功效颇佳。
4.寓意丰富
4.1富贵吉祥
古有花王之称。宋晁补之《望海潮·扬州芍药会作》:"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尊贵御衣黄,未便教西洛,独占花王。"
宋·王质《蓦山溪》:"世只两名花,芍药相,牡丹王,未尽人间舌。"
唐·韩愈《芍药》:"浩态狂香惜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天宫第几重?"
四相簪花:北宋典故。沈括《梦溪笔谈》:"后园中有芍药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红,中间黄蕊间之。当时扬州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公异之,开一会,欲招四客以赏之,以应四花之瑞。……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宋代宫廷之中喜簪芍药。杨万里:"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水浒中的男士)
"瑞花"之称。
4.2品格高贵
唐·钱起《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宋·杨万里《玉盘盂》:"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对纯洁无瑕品质的讴歌。"
《芍药花》:"丽质绮罗众芳中,花相争艳殿春红。芍药留怡出春日,笑送富贵欲清风!"
"敢殿三春后,乐让百花先"的恬退谦逊、不媚俗流的高尚品格和气质。
清代康熙朝王式丹命途坎坷,屡试不第。曾赋《芍药诗》:"开时不用嫌君晚,君在青云最上头",以芍药自况,虽晚犹争,终于在59岁时跃上龙门,成为著名的"花甲状元"。时人钦佩其百折不挠的精神,赠以"王芍药"的盛名。
4.3珍惜光阴
别名:婪尾春,殿春花。
苏轼(一说邵雍):"一声鴂[jué]啼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
宋·蔡襄:"吉祥亭下万千枝,看尽将开欲落时。却是双红有深意,故留春色缀人思。"
唐·柳宗元《戏题阶前芍药》:"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赵彦端《浣溪沙》:"春于红药更留连。"
陆游《暮春》:"辛夷海棠俱作尘,鮆(cǐ)鱼蓴(莼)菜亦尝新。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
编辑:jiaol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