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城市增长模式可持续性是中国成功关键

2014-02-12 09:37:45         来源:环球时报     浏览次数: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月10日文章,原题:为何城市是中国成功的关键 中国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其代价在该国城市中显而易见。最明显的就是令人窒息的雾霾和严重水污染。好消息是,北京已把建设更可持续的城市,以促进中国向新增长模式转变并尽量减小社会压力,作为工作重点。

  在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城市收入都要高于农村。因此让更多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可提高生产效率和内需,帮助中国调整经济。若做得好,城市化能扩大中国繁荣,为其他经济体创造重要的消费市场,同时减少环境影响。

  但中国的城市化需要讲究战略和可持续性,而非仅仅是速度。简单地把更多人装进城市和修建基础设施,不会令新增城市居民生活标准提高,只会造成更多污染、拥堵和低效状况恶化。今后20年,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在很多方面取决于如何可持续地进行城市化。绝不要低估调整中国经济模式的复杂性及这对世界的重要性——或许,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事件之一。

  中国不久前结束的城市化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化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北京认识到,中国有7亿城镇居民,已是个城市国家了,以前当其还主要是农业国家时制定的许多政策,如今都需要改变。那为何需要可持续的城市化?

  中国现有增长模式是以资本密集型投资和向发达国家出口为前提。但这两大支柱业已破损。地方官员为达到北京设定的增长目标而大兴土木,这些建筑活动往往效率低、标准低,导致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并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挑战。而以战略性、环保及以人为本的方式进行城市化,有助于解决一些根本问题:

  一、中国需要在城市创造就业。经济改革的一大目标是让更多中国人享受到增长的好处,并解决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这意味着提供待遇更好的城市工作,让日益增多的大学毕业生和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有就业机会。

  二、中国需要使劳动市场正常化,在法律上认可移居城市的农民工。几十年来,数亿农民工为寻找更好的机会迁移,许多留在城市里。把这些人转变为合法城市居民绝非易事。但若处理得当,可降低社会不平等,推动新的城市中产阶层,从而对今后的内需起到支撑。

  三、中国经济须从以生产为主转变为消费占GDP更大比重。拥有好工作的城市合法居民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中国需新增数百万就业机会,办法之一就是扩大城市服务业。

  四、中国需要更好的城市规划,以避免出现在其他发展中大国的普遍的贫民窟。

  五、中国的城市需要更好的环境和能源政策。当前的增长模式是损害环境的。

  中国要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从工业强国转变为服务业大国。这将对中国的资源消费产生重大影响。更平衡的模式能大大降低污染,保护不断萎缩的流域和可耕地。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模式会抑制未来增长,而更好的模式会释放未来增长。为了所有人的环境和全球经济,我们都需要中国城市化取得成功。(作者亨利·保尔森为美国前财长,乔恒译)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造城运动”也是一种城镇化欠账

面对因过分追求城镇化而带来的繁华与破烂齐飞后遗症,一些地方的对策明显有些迟钝,甚至到了相当被动的局面。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问题,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决策偏离了正确轨道。【详细】

河南省以载体建设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镇化牌”,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详细】

专题丨特色小镇,究竟该如何建?

专题丨特色小镇,究竟该如何建?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