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建设:照进地铁的一米阳光
即便春节渐行渐远,我们仍然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找寻到马年节日的踪迹。年前年后的这段日子里,如果你偶然乘坐北京地铁4号线到达灵境胡同站,那么你一定会见到站内那幅巨大的《马到成功》3D立体画。
小乘客与地铁4号线灵境胡同站3D立体画《马到成功》合影。王俊宁摄
“开往马年”的地铁
“为迎接马年到来,车站内首次展出了3D立体画。”地铁4号线运营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非票务业务收入部总管高翔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道:“3D立体画在国外地铁的运用比较成熟,但在北京的地铁内应用尚属首次。”
此次3D立体画展出时间为1月1日至2月28日,画面上四匹骏马穿越雪山草原,逼真的3D效果为乘客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画展一经推出,立即吸引了游客驻足,很多乘客甚至远道而来,专门与之拍照留念。“今年是马年,我们希望结合3D画效果,在车站营造骏马奔腾到地铁的新创意点,给乘客带来对新年的期许和感动。”高翔告诉记者。
虽然引入3D立体画庆春节尚属首次,但是举办生肖文化展却已成了京港地铁的“必修功课”。每年岁末京港地铁都会利用车站展览、地铁广告和微博宣传等方式与乘客展开生肖话题的互动。
以马年为例,自2013年12月初,京港地铁已利用4号线、大兴线全线车站内灯箱广告、西直门路轨大牌马年涂鸦,西单站、海淀黄庄站及北大东门站的备用房开展“马年马票·画马展”等,利用部分地铁列车和部分车站信息牌制作创意环境媒体,推出“这是你的天空”“有门也不闯”“识途也识图”等趣味马概念,开展系列马年生肖互动活动。
地铁的艺术建设空间
地铁,作为当今城市交通重要的方式,是一座城市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人们了解一座城市最直观的印象。
也因为这样,地铁文化的建设更能彰显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据京港地铁新闻发言人杨苓介绍,自4号线开线以来,京港地铁不仅将行为艺术、快闪、说唱表演、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带进地铁,并在有限的站内空间定期展示不同风格流派的文化作品,将艺术、诗歌、人文地理等文化元素引入地铁、介入常态生活。
“城市地铁应该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地铁文化建设能够给地铁赋予更多含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镭表示:“国外的地铁艺术建设已经形成了很完备的体系,而我国的地铁艺术建设还有待提高。此次京港地铁4号线的尝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目前,京港地铁四号线已经形成了“站内雕塑”“美术馆”“诗歌坊”“地理廊”“音画坊”“壁画展”“同享阅读快乐”“儿童大学”等文化主题活动。
“我认为,地铁艺术建设的空间很大,前景也很辽阔。”陈镭说:“以北京为例,4号线算是文化建设比较突出的,其他线路除去近些年较新站点的装修稍有特色以外,很多地铁空间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特别是站点间换乘的长廊、甬道及天花板,或是闲置或是被广告充斥。”
“地铁艺术的建设要与地铁的特殊环境结合起来,要充分考虑地铁地下、封闭、流动性快的特点,建设符合需要的地铁艺术。”陈镭告诉记者:“要考虑到当今主要乘坐地铁人群的兴趣与欣赏偏好,体现出地铁文化的多样性。”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缩影
自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开通以来,地铁文化已经成为了一座城市文化的缩影。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张佰瑞说:“城市地铁文化的建设,往往能够反映出这座城市规划的独特理念。世界上所有国家城市在修建地铁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地铁建设要与本国、本市的特色相呼应。”
采访张佰瑞的时候,他正坐在纽约地铁上去看一场NBA的篮球比赛。隆隆的地铁声隔着电话传回大洋这边。张佰瑞向记者介绍说,如今世界上的主要城市已经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地铁艺术。
纽约地铁以实用出名,站内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演,而且具有相当的水准,因为纽约会对地铁表演者进行考核,合格者才能得到地铁表演许可证。
巴黎地铁则像极了它的民族,极具浪漫。每个站点的设计风格和主题都对应着该站的地面景点。在巴黎地铁里,各种曼妙的音乐不绝于耳,手风琴、小提琴、竖琴等乐器弹奏着法式忧郁情调。
在斯德哥尔摩,瑞典人在岩石中凿开了他们的地下铁,并将这些凹凸不平的岩石建成了一道富有现代感的艺术长廊。
在东京,艺术家们在地铁票面上巧用心思,有的印上了日本画家上村松园的美人画,有的印上了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美好的地铁艺术之旅从一张票开始。
走进莫斯科地铁站,天花板上华丽的水晶吊灯、名贵的大理石雕像、技艺精湛的马赛克镶嵌画、极具民族风情的拱门……富丽堂皇的装修让人瞬间置身“地下艺术殿堂”。
在地铁越来越普及的中国,城市地铁也越发带有地域特色。上海地铁青睐壁画装饰,广州地铁偏爱行为艺术……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城市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我省厦门市名列其中。【详细】
郑晓笛: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发表题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棕地再生的五个层级》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