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强调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一年,新一届山东省委、省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覆盖全省的“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都对林业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1月8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姜异康在讲话中强调,要把造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沿海、沿河、沿湖、沿路、沿边建设绿化带,组织抓好荒山绿化和湿地保护,使农村生态环境更好。郭树清省长在讲话中指出,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面动员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源,实现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和沿河沿湖沿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绿化宜林荒山,搞好省会周边绿色廓道和鲁冀交界大型林带建设。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确保森林安全。开展湿地修复保护行动,以南水北调为重点,修复保护重点生态区域湿地功能。1月10日,中共山东省委印发《中共山东省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安排部署了十六项重点工作,其中把“加快推进生态山东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提出了“推动开展大造林行动,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林业工作将重点围绕生态山东和美丽山东建设,以生态民生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展大造林行动,实施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工程,完善提升绿色通道建设,突出搞好省会周边绿色廊道和鲁冀交界大型林带建设;开展资源保护行动,以南水北调沿线为重点,修复保护重要生态区域湿地功能。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资源管理,维护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林业富民行动,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本粮油等高效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等新型产业,推进林业转型升级。
2014年山东省林业工作的任务目标是:完成造林300万亩,完成新育苗45万亩,中幼龄林抚育450万亩,林业产值达到5500亿元以上。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大造林行动。坚持政策推动、工程带动、市场拉动、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绿色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森林城市创建、矿区植被修复等工程。一是制定工程建设规划,把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绿化目标责任制,把造林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制定检查验收奖惩办法,加大检查督导考核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对于按期完成任务的市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拍卖荒山荒滩使用权,调动企业、大户等各类经济组织投资荒山绿化的积极性。三是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采取集体土地流转、国有土地划拨、政府租赁等形式,把造林用地的使用权流转过来,承包给公司或者造林大户规模种植。四是采取工程造林新机制,实施招投标制、监理制,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包栽包活包管理。
二、开展湿地修复保护行动。以南水北调沿线为重点,以恢复保护重要生态区域湿地功能为突破口,恢复与综合治理总面积97.8万亩,保护面积384.8万亩,充分发挥湿地的过滤功能,为提高南水北调山东段水质提供重要生态支撑。一是突出抓好水系生态建设。严格执行《山东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2011—2020年)》,重点建设南水北调干线、环南四湖、环东平湖、沂蒙山区、沿黄河、沿省界线等生态保护带,进一步改善水系生态环境。二是加强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成立山东省湿地研究中心和湿地监测中心,加强湿地保护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搞好重点湿地的监测,及时掌握湿地资源动态变化。三是建立科学的湿地管理体制,争取在省林业厅加挂“山东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的牌子,具体承担组织、协调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形成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监管有力、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四是开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探索发展湿地经济,积极建设湿地保护区及湿地公园。
三、开展林业富民行动。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以实施果业、花卉苗木产业振兴规划为抓手,发展高效生态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当地特色,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经济林、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林、种苗花卉、油用牡丹产业等高效产业基地。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无公害林果区建设,健全林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二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培育和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积极开展“齐鲁森林人家”创建工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综合利用率。
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加林业发展红利。一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库。制定林地流转管理办法,加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进林地向专业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探索发展家庭林场。加强果品和苗木花卉等林业合作社建设,开展争创全省“十佳”林业专业合作社活动,开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建立健全新型林业经营体系。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力争公益林全面覆盖,商品林逐步推开。二是继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落实分类经营政策,加大对公益性国有林场的事业费投入。全面推开国有林场改革,争取纳入国家试点扩大范围。全面完成国有林场苗圃危旧房改造任务,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
五、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成果转化能力。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继续实施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重大科研专项,积极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授权植物新品种3—5个,审(认)定优良品种5—10个。二是加强科研攻关。力争在瘠薄山地造林、盐碱地造林、重金属污染区修复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编制《山东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网规划》,争取国家批复并建设黄河三角洲湿地和蒙山生态定位研究站。三是提升科技转化能力。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推广容器育苗技术,不断提升林木良种供给能力。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县和林业生物产业基地,示范推广实用技术。继续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特派员行动,不断提高林农科技素质。积极推进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监管信息系统,尽快形成全省林业资源一张图。四是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继续做好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省林业科技成果奖和首届林业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打击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工作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六、着力推进法制建设,提升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组织开展森林防火示范县创建活动,带动全省森林防火能力建设上水平。进一步加强实战演练,提高组织指挥能力水平,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熟悉掌握先进防火机具使用方法,进一步加强航空护林站建设,切实增强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二是进一步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平,搞好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突出抓好监测预警和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继续推行飞机防控,积极探索生物防控,强化科学防控,巩固扩大美国白蛾防控成果。搞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疫点拔除工作,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是进一步提升林地湿地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山东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划定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生态保护红线,守住生态底线,坚决遏制森林资源过快过多流失的态势。争取把《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上升为《山东省湿地保护条例》,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律地位。召开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制定县级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推进县级林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以深化林业行政审批项目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解决职能越位、缺位、错位和交叉的问题,为林业企业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整合执法力量,开展综合执法,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巩固保护林业发展成果。
七、着力推进生态文化,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启动“多彩森林美丽山东”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提升山东林业的整体形象。二是大力宣传典型人物新作为、林业改革新亮点、生态建设新成就等,发挥典型引导作用。三是抓好林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搞好生态文明单位命名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关注森林”系列宣传实践活动,提高林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四是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载体,开展文化采风和摄影创作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征文活动,举办生态文化论坛,引导全社会不断增强生态文化的自信、生态文明的自觉。
编辑:chengxuetao
相关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发挥碳汇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详细】
“生态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绿色竞争力
因为受到污染,深圳湾曾饱受市民诟病。经过下大气力治理,如今这里碧波重现,一度消失的黑脸琵鹭也回归栖息,这片美丽的湾区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休闲健身之地。【详细】
植物学大会落幕 用美丽植物照亮绿色未来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广东深圳圆满落下帷幕。会议举办7天以来,无论是主旨报告、公众报告、卫星会议等学术活动,还是公益展览、植物艺术画展、实地参观考察等公众活动,不仅令各国科学家振奋不已,而且也让公众一起参与其中,共同“关心植物,关心未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