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建设:对人造景观要多做减法少做加法

2014-02-28 08:44:21    作者:魏青     来源:红网     浏览次数:

  承接湖南第一缕阳光的七星岭,未来将成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个新的好去处。近日,浏阳召开大围山七星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评审会,与会的相关部门代表、规划设计专家对设计方提出的“要修建多处人造景观,将七星岭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养生养心、康体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景区”却不赞成,市委副书记吴震表示,对七星岭的规划建设,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要对人造景观做减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持景区的生态自然。(2月27日《浏阳日报》)

  面对设计方提出的“修建多处人造景观”,与会的部门代表、规划设计专家和主要领导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能不说是科学行政的表现,也体现了更科学理性的景区开发建设意识,更是善待景区和生态建设的先进做法,这样的否决体现了景区规划建设的正能量,难能可贵,值得推崇。

  如今,景区的规划开发建设,一些设计者没有从科学规划设计的角度和理念出发设计景区,没有从生态文明的大视角看待景区建设,而是喜欢揣摩决策者的心理,更多的从旅游的经济效益着想。因此进行设计时,恨不得将景区的自然资源全部进行人工改造和利用,过多地考虑了以经济为本和以人为本,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面对设计者的“投其所好”型的设计,如果决策者和专家学者耳根发软,缺少理性和科学的旅游建设意识,就会中招,给日后的旅游建设和发展带来危害。

  面对景区建设动辄出现的人造景观过多的现象,一些决策者能够不为所动,专家学者也能够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性建言,在旅游发展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经济效益转的语境下,能够为自然生态负责,为科学行政负责,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负责,本身就是更高境界的旅游开发意识,这样的思维和行为越多,旅游发展才能够更理性,生态建设才能够更科学,旅游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旅游的幸福感和满意感才能够实现。

  面对景区规划和建设,要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多保护,少改动,多些敬畏,少些随意,多些自然审美,少些人工审美,多些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少些大刀阔斧的改造,多些文化考量,少些经济的觊觎,多些人文的视角,多些法律法规意识,少些盲目冲动,多些符合自然规律,少些人定胜天,多些自然本位,少些人为损害,只有这样,自然遗产才能够发挥更长远的文明促进作用。

  并非所有的景区都要发挥集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养生养心、康体健身和培训拓展训练等项目于一身,可以建设一定的人工辅助设施,但不能抢了自然的美。景区设计应与自然有机融合,尽量少用人工建筑,减少人工痕迹,人工因素应隐藏在自然理念中。更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维护景区的生态性,在不破坏现有地质地貌的前提下,适量增加人造景观建筑。

  要对人造景观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持景区的生态自然美,应该成为景区建设的不二流行法则。

编辑:zhi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管理需提质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国家沙漠(石漠)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对36个沙漠(石漠)公园规划进行评审。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参加评审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张守攻参加评审。【详细】

广东惠州生态方案出炉 建绿色现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台,该方案提出,从构建绿色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建立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构建安全的生态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风尚等7项主要任务着手【详细】

天津加大力度推进湿地保护

出台规划、搬迁移民、流转土地、拆除建筑……为保护“华北绿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7.4%的湿地保护举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