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景区助民致富责无旁贷
据2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哈尼梯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8个月,当地旅游如日中天,可景区内的农民仍旧贫困,靠耕作梯田栽种稻米为生,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谋生,“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人祖先,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靠近森林处开凿出十几万亩、数千级台阶的梯田,引来山泉沿着梯田自上而下逐级灌溉,形成了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的独特哈尼梯田文化。申遗成功后,元阳县旅游经济迅猛发展,2013年接待游客107.38万人次,门票收入841.87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多元。2014年春节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60万元。与这种繁荣景象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当地村民依旧很穷,游客整天在村民家门口转悠,参观他们亲手栽种的梯田,但农民却得不到任何收益。原本,县政府与云南世博集团共同组建的旅游开发公司曾承诺拿出门票收入的10%惠及百姓,但村民却说没拿到一分钱。
元阳有40多万人口,是国家级贫困县,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余元,梯田农民曾指望通过申遗发展旅游致富,但截至目前,这一愿望似乎是落空了。
纵观全国,这种现象在不少景区都存在。旅游大发展,游客纷至沓来,政府及旅游公司腰包鼓了,景区内居民却仍然很穷,江西婺源就曾发生过村民因旅游收入分配极不合理而阻碍景区开门的事件。
这种利益矛盾需要正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发展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要带动和促进当地居民致富,而不是只富政府和旅游公司。因此,景区助民致富责无旁贷,世遗景区更要率先垂范。因为农民享有旅游红利的分配,既合理、合法,也合乎情理。哈尼人世代居住并亲手修建梯田,他们是真正的梯田文化遗产的主人。如今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梯田里耕作,为梯田蓄水,实际就是在保护这一片世界遗产,一旦他们放弃耕作,梯田也就失去了光彩,甚至变成荒田。如果这样,不仅游客不会再来,就连哈尼梯田这一世界遗产也会“寿终正寝”。村民为世界遗产作出如此大的贡献,自然应该从旅游收入中分得一杯羹。同时,景区助民致富也是保护遗产文化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成为景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哈尼人创造了梯田文化,理应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望者与守护者,如果因为家乡贫困,人都离开故土外出打工,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空心化”的古村落既使景区失去了人气,也是梯田文化的失落与悲哀,显然很难体现出聪明、睿智、勤劳的哈尼人对梯田文化的创造与开发。
由此可见,旅游只有助推居民致富才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何助民致富?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旅游开发收益必须惠及村民,当地承诺将门票收入的10%分配给梯田农民的标准显然过低,应通过政府、旅游公司与村民的三方协商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比例;二是帮助、指导、培训农民融入旅游经济体系,如发展农家乐,生产、销售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
编辑:chengxue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