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到乡,视野的拓展——访江苏住建设厅厅长周岚
记者: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可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并且不断演变的过程,您认为我们的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在这一动态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周岚: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镇人口将会不断增长,相应的必然伴随农村人口的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一些村落会集聚更多人口,一些自然村落会逐步消亡。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习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关键是要做到规划先行”。由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以镇村布局规划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相关要求。
近年来,江苏推进了镇村布局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乡土文化传承等基础上,综合确定规划布点村庄,引导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布点村庄的集中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引导农村居民自愿集中居住,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逐步优化江苏城、镇、村的空间格局。
以镇村布局规划为依据,江苏村庄环境整治分两大类整治,一般自然村通过“三整治一保障”达到“环境整洁村”的标准,就是整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规划布点村庄则要通过开展“六整治六提升”建设“康居乡村”,就是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提升公共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格特色化及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同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不同条件,江苏康居乡村建设标准又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级,允许各地根据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推进整治,并为未来长远建设留有发展余地。上述的考虑主要着眼于在推动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普遍改善的同时,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减少的趋势,减少不必要的公共资源浪费。
记者:就您关注的乡村规划建设实践经验来说,您对这项工作还有哪些思考?
周岚: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以往建设发展多以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为中心,资源、资金、人才、技术更多地流向城市,乡村则是弱势的一方。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是未来中国长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发展目标。
城乡二元结构反映在许多方面,我们领域也不例外。相对城市而言,我们对于乡村规划建设重视不够,专业技术支撑不够。《城乡规划法》名字虽然从城市规划法调整为城乡规划法,但主要内容是关于城市的。在建设上,有针对性的、农味足的乡村规划设计成果不多,适合农村的适用乡土技术支撑不够,比如村庄的低成本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抗震环保节能的新农房设计等等,方案不多。此外,了解乡村、愿意从事乡村规划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基层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完善。
江苏是全国经济社会的先发地区之一,相应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较早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实践,寻找破题办法和路径。为此,在开展村庄现状调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践的基础上,2013年我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搭建平台,推动社会各方对乡村规划建设的重视,同时也吸引有志乡村规划建设的人才共同探讨中国的乡村问题,出版了两期《乡村规划建设》专刊。今年计划修订江苏省设计大师(城乡规划、建筑、园林)评选办法,其中会特别增加对乡村专业人才的关注,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设计大师队伍中能有以乡村规划建设为专长的优秀人才。我知道,相对于乡村这个广泛而深厚的领域,相对于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重任,我们目前的工作仅仅是起步的努力,未来任重道远。
编辑: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