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华:错误的生态学思想在毒害中国城市建设
2014-03-11 09:39:32 来源:凤凰网 浏览次数:
过去北京的燃料是以燃煤、燃油为主,那么这些燃料不充分燃烧,都会向空气中输送大量的碳黑,还有碳氧化合物,因为它们的颗粒比较粗,所以它们会很快沉降到地表或者是植物上,沉降到植物上后,它就变成了黑的了,就使树叶看上去变成黑的了。今天因为我们的燃料改善,尾气排放标准提高,尾气中的这些粗颗粒的物质很少,树叶变绿了,但是天空变灰,变暗了。
还有一个我觉得应该讲清楚,因为我想公众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就是关于炒菜,就是家庭的油烟,有研究表明大概占到PM2.5的来源的10%,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很容易找到理由说这样的一个论断,炒菜贡献PM2.5有点荒唐,为什么?北京以前炒菜为什么就不贡献PM2.5,现在就贡献PM2.5呢?是这样的,过去的北京因为其他的污染不是很严重,比如说人口的规模不是足够大,汽车数量不是足够多,河北省周围的工厂还不足够多,往北京输送的PM2.5物质不多,北京总体的大气质量保持得非常好,所以炒菜产生的这个油烟,进入到大气中以后很快就稀释了。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空气中本来污染的气体就很多,那么哪怕加进去一点点炒菜的油烟,就会使得空气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就像中学学化学都做过化学实验,做滴定实验。在将要发生颜色改变的时候,只要加四分之一滴,水就哗的一下颜色就会发生改变。那么我想可以把这个家庭炒菜产生的PM2.5看成是那个滴定实验中最后那一滴使水改变颜色的污染物,所以我们家就从去年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刻意的减少用中国传统的这种烹饪的方式,而更多的会去煮,或者有的是类似于吃涮菜,吃火锅,我想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通过减少开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治理大气污染。
凤凰网:那您觉得生态城市应该如何建设?
认为绿地越多越好是对生态城市非常狭隘的理解
李迪华:生态城市是这样的,这个概念现在也炒得非常热。其实在十八大之前,在1998年开始,环保部,当时还不叫环保部,当时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已经在制定生态城市、生态县、生态省建设的有关文件,并且在全国已经开展了生态省、生态城市建设的评比,我自己也参加过不少类似的评比。那么今天讨论生态城市,我想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来理解生态城市,目前在社会上,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是非常肤浅的,停留在笼统的绿地建设上,只要谈到生态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绿地率,种花、种草、种树,就是一个城市绿地越多,树越多,甚至大树越多,草坪越多就是生态城市,这种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正确理解生态城市,一定要回到生态学这个词的本来的含义上来,如果能用生态学的定义这个词去理解城市的话,它要符合三个方面的规则。第一是资源的消耗,第二是遵循生态学的基本法则,第三是人,城市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关注人的健康。
那么第一重含义就是生态城市一定是一个想方设法降低包括对土壤、对水,对所有的环境资源消耗的城市,也就是城市建设方方面面都能够帮助降低对这些资源的消耗。第二点就是要遵循生态学的知识和生态学的一些法则,比如建设城市绿地,要把它按照生态学的自然生物群落的方式来构筑,那么城市的绿地应该是按照自然生态恢复的程序,当然需要人工的干涉,但是主要是要遵循生态恢复的过程来进行恢复。然后就是人是城市的主体,所以生态城市建设最关注的就是人的健康,城市有再多的绿地,但是人没有干净的水喝,人没有新鲜的空气,人吃不到放心的食物,这样的城市就不能够叫生态城市。在生态城市概念里边,我觉得今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或者说最需要关注的一个资源就是土地,土地它既是资源,也是我们环境的一部分。从资源的角度我们要想方设法节约利用,节约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从生态的角度,我们要想法按照生态学的法则来利用这个城市的每一寸土地,而从人的生活的角度,要把城市变成一个宜居的环境,而不是按照这种非常庸俗的审美,机械化的观念去理解城市的土地资源。
凤凰网:就您刚才提到大家好像对绿化率有一种盲目的追求,那您能不能概括性总结一下,目前咱们在这个绿化生态建设上有哪些认识误区?
李迪华:理解城市的绿地率一定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人是从自然进化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跟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动物和植物,是协同进化的产物,所以从心理的角度,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环境的,而且越是在大城市,我们离自然越远的时候,我们越会依赖自然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城市中一定要有绿地,一定要有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城市中一定要包含自然环境。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