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雅各布斯遗作:《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
北美及西方国家当前普遍存在的文明集体失忆,是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如果不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繁华的历史文明逐渐凋零?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人类对于文明的过于健忘?美国杰出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简·雅各布斯正是带着与我们同样的问题,试图通过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探索,寻绎出如何避免文明崩塌的现实答案。
简·雅各布斯是过去半个世纪对美国乃至世界城市规划发展影响最大的人士之一,出版于1961年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曾经震撼了当时的美国规划界,她因此被誉为“最值得珍惜的公共知识分子”。
《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是作者逝世前所写的最后一本书,这是一部针对当前社会文明的反思作品,其微妙之处就在于能以富有洞见的犀利语言,为我们提供有关文明记忆的完整认识。然而,作者并没有集中把文明当作一个孤立的事物进行研究,而是着眼于从社会现实的事例当中敏锐挖掘文明滑落的深层因素,其视角跨越家庭、学术和政府等各个领域,写作手法上也因为融合了作者个人的理性和悲观笔触。
在作者看来,家庭与社区价值、高等教育精神、批判性科学观、政府效能和自律自审精神等是导致当今社会和文化产生滑落甚至颠覆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在之后的几章中,分别是围绕着这些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尽管目前我们很难从这些关键词中捕捉到社会问题是如何与文明的失落产生联系的,但仔细阅读全书不难看出,这些看似寻常的家庭、道德以及学术等价值观的细微变化,实际上对于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令人唏嘘的是,作者所批判的社会形态,不只是在北美出现,它有时甚至就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例如,书中提到的“曾经承载教育功能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在变成颁发文凭的官僚机构”这句话,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中国近些年的高校扩招现象;而“科学研究不是建立在证据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而只是凭空猜测或者预设前提”则更让我们想到了当前一些专家为利益集团背书的现实。应当说,简·雅各布斯的这种研究方式对我们理解“黑暗文明”的形成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它更强调记忆的公众性,可以让我们从随处可见的现实事例中,能够寻找出文明滑落的原因。
大多数人因为本书过于晦涩的基调而开始怀疑作者是不是有意要把当今社会文明失落的现象过于放大,但简·雅各布斯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文字、印刷以及互联网会给我们一种虚幻不实的安全感,以为文化是永恒的。其实,一个复杂的活文化中绝大部分的大量细节都不是经由文字或图像流传的。她始终坚信:“每一项矫正行动都能对其他的类似行动有助益,使得文化内部的联系是良性而非恶性的。”
编辑: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