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乡愁:城镇化的新标尺

2014-03-17 09:03:00    作者:韩天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

  刚刚过去的春节,令不少人感叹年味变淡,记忆里热闹的团聚、春联、鞭炮、年夜饭等逐渐褪色,故乡变得越来越陌生。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城市化的道路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农村的变迁使人们的乡愁无处寄托。

  在这种现状下,“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表述使人们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有了诗意而具体的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年将是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年。

  2014年春节才刚刚过去,很多返乡过年的人们已经开始回味回乡的感受。

  “这次过年回乡,如果没有母亲的引领,我是真的找不到回乡的路,这曲曲折折的山路,我实在不知道通向何方。”“有家才有乡,可是无乡何来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擦干眼泪,明亮双眸,却发现曾经的那片土地在我的视野中模糊了……”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发来的《回乡记》专题。我们可以从上述文字中清晰地捕捉到:“故乡”的概念正随着城镇化进程悄无声息地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淡出。

  回不去的家乡

  “无乡”何以寄乡愁?正如一篇文章中所写:我们曾经谈论的是团聚、年夜饭、鞭炮和春晚。而如今,这一切都变了。我们首先必须谈论的是“春运”。这个中国特有的词汇已经成为了纠结的同义语。它变成了当下过年回家路上的一道屏障。跨越第一道屏障,当我们历经艰难终于抵达故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家乡”已经面目模糊。衰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等着归人,而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由此觉得故乡越显凋敝。

  而当我们走入家门,与那些留守的亲人团聚的时候,又不得不面对在这个大变革时代中人际关系的疏离。疏于来往的亲戚间浮于表面的寒暄,从各地回乡的人之间暗含机锋的攀比,原本热望的团圆场景都被淹没在一场场雷同且漫长的宴会中。金钱和礼物最终变为回乡者更大的负担。

  回家的路途上,似乎有着越来越多的阻碍。回家已经变得需要思量。

  但是,这一切障碍都只是最终显示出的微小结果。难购的车票、“沦陷”的故乡、异化的人际关系,这些背后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呼唤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严重城乡二元化分割,以及东西部巨大的经济差异,推动着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各种资源向一线城市聚集。

  由此,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二、三线城市的人涌向北上广,小城市容纳着县城与农村人的梦想。然而,外来者却鲜少能够在异地扎稳脚跟,异乡人踟蹰于城市繁华的街头,迟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留恋家乡却发现回头路并不好走,不得不继续在外打拼,有些人坚守城市却饱尝压力与挫败,最终选择回归。正向的吸引与逆向的挤出相伴而生,探路者与折返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城市不断制造着新的诱惑与挫折,成功与失败,而中国广袤的乡村,却日渐凋敝。

  资源配置一味倾向城市的城镇化是畸形的城镇化。在这个异化的过程中,“人”作为劳动力资源不断补给城市发展所需,而“人”作为“人”的尊严和需求被忽视和冷落。需要改变的,是中国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平衡。那些中小乡镇和城市如果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资源与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地就会有更多选择的可能,不必千里迢迢奔赴少数几座城市。如此,回乡路才不会如此艰辛,家庭关系才会得以修补,乡愁才有处安身。

  所幸,我们已经开始反思,在去年12月12~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思路:“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让许多人对新型城镇化有了诗意而具体的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年将是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年。

  “新”在何处

  31年前,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大问题》让人们看到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发生的由衰转兴的变化。发展小城镇一度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路径,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却走出了一条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之路。农村的衰落和空心化成为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今天,新型城镇化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议题,其中就地发展小城镇,尊重自然,保留传统的意义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首先要处理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致使乡愁消弭的,往往是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中,以无序、过度开发为代价,大树被砍、湖泊被填、泥土被水泥覆盖、平房被高楼取代,城镇一夜之间变成陌生的模样。这种大踏步式的“现代化”不仅让居民失去了“乡愁”,更让他们对新的生活方式无所适从。

  “目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都有很强的追求土地财政的冲动,包括大拆大建,填湖砍树等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如果城镇化道路不能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只是大力发展建设,这种新的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这样的城镇化肯定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城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政策上不能‘大跃进’。”

  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增色。留住乡愁,就是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让每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归来后能找到旧时的风物,咀嚼到旧时的味道。

  乡愁不仅关乎风物,更是一个地域历史文化的基因,渗透于居民的血液。乡愁的背后,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我们的历史脉络。

  小城镇,而不是大城市才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换的最有利场所。小城镇上接城市发展之利,下启新农村发展之需,新型城镇化道路正是“新”在此处:使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实现现代化,而在环境和传统文化方面,依旧保留乡村的原有风貌。这将是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造城运动”也是一种城镇化欠账

面对因过分追求城镇化而带来的繁华与破烂齐飞后遗症,一些地方的对策明显有些迟钝,甚至到了相当被动的局面。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问题,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决策偏离了正确轨道。【详细】

河南省以载体建设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镇化牌”,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详细】

专题丨特色小镇,究竟该如何建?

专题丨特色小镇,究竟该如何建?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