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旧城改造如何留住城市的“乡愁”?

2014-03-17 08:52:07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经验

  非遗保护重在保留“原汁原味”


  陈清是已经在北京生活了10年的“新北京人”,闲暇时她经常会到南锣鼓巷逛逛,寻找一下老北京的味道。“我经常来这里玩,这些古典的街巷很有味道,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之前,陈清去过不少少数民族地区。“那边的建筑非常漂亮,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吊脚楼的主人恨不得赶快把楼拆了,盖一个砖房。在我们看来,砖房多丑啊,太千篇一律了,但他们却认为有自来水、有卫生间,过上现代社会的生活更好。他们想过城镇生活,哪怕再枯燥、再统一,他都要。在我看来,从本质上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难度,在于人心。”陈清如是说。

  已年过六旬的赵普生,则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打出生起便一直住在南锣鼓巷。他说:“我对老北京的一砖一瓦都有着特殊感情,我希望北京的古都风貌能得到保护,也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能更便捷、舒适。”

  记者了解到,虽然政府如今对南锣鼓巷一带进行了改造,水、电都是一户一表,但如何统一历史街区风貌、改善民生与发展产业,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以保护老宅墙垣为例,赵普生告诉记者:“解放前的老墙特别容易返潮,经常是湿的,但现在能做的也仅仅是给这些老墙糊上一层泥而已。”

  “凡是老北京都清楚,过去50年,大量四合院消失了,胡同也减少了一半。”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记者发现,南锣鼓巷门牌断号、跳号现象非常常见。

  其实,这并不只是南锣鼓巷一条巷子的问题,北京有很多胡同如今都悄悄变成了历史和现代并存的艺术园区。譬如,国子监所在的方家胡同46号,变成了以“跨界艺术、分享未来”为定位的艺术区,被称为“胡同里的798”。而五道营胡同的定位则是面向国际高端市场的文化创意区和旅游区,附近居住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外国人。整条街上既有欧洲铁艺和木质风格的建筑,也有地中海韵味的小店,还有中式传统瓦楞房,到处可见代表五道营传统文化标志的铜质雕塑。

  但在北京人看来,像南锣鼓巷这样的老巷子,之所以能让人们念念不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较好地处理了城镇化过程与传统历史风貌之间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东城区还在南锣鼓巷的基础设施改造上,采用“五进五出”装饰手法和用仿古“停泥砖”切片代替普通青砖的方式,重新修饰胡同外墙。另外,胡同两侧则被铺上步道砖、路缘石和树池缘石,并饰以仿古门窗、灯杆,尽可能保留暗哑朱红的色彩原貌,凸显了老北京胡同原汁原味的人文韵味。

  所以,有人说,三里屯没有做到的,南锣鼓巷做到了,后海失去的,南锣鼓巷又给找了回来;也有人说,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更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概括。

  探索

  如何“活化”历史人文遗存?


  南锣鼓巷里有个菊儿胡同,26年前,这里实施了一项颇具轰动效应的旧城改造工程,建筑学家吴良镛受邀来操刀“动手术”,通过对菊儿胡同改造,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令北京首例“新四合院”脱颖而出。当年他就说过:“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从那时候起,北京的胡同改造就引起了世界关注。

  去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们一起尝试着“改造”北京老胡同,例如将30平方米的大杂院改造为附带公共休息区的5间微型房,或者在狭窄的胡同里加装了可折叠的新型停车锁,用金色反光板凉棚代替大树遮阳挡雨。与此同时,他们也和传统手工艺者一起,按照北京市建委的要求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仿古建材实践自己的创意。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