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城镇化高速度是否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014-03-19 08:24:09    作者:祁嘉华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浏览次数:

  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从1993~2012年,全球28个发展最快的城市有27个在中国,说明中国的发展速度举世无双。2012年,国家对200个城市的4727处地下水进行监测,较差和极差水质占55%;2013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称,国内500个大中城市,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空气质量标准的不到1%,说明中国城市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两相对照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度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当呼吸和饮食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令人不安的时候,我们不仅应该重新考虑收益与成本的关系,对城市的未来走向也有必要进行再思考。

  截至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2.5%,意味着有近七亿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容纳这些人口的通常办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城市扩容,二是经营城市。前者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新建筑,扩大城市的容积率;后者是将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商品化,用企业家经营企业的思路管理城市。于是,城市中的大小存在物都能以各种名义变成商品,向有需求的人进行出售:土地是城市的根本,以旧城改造的名义拆迁,再以商品用地的价格出售,实现了原有土地的增值;以保护的名义在古遗址上搞开发,带动周边地产价格上涨;从农民手中购买耕地,再以建设用地的价格卖给开发商,派生出了“土地财政”……

  这些做法为城市扩容提供着经济支持,无疑会得到官方的默许,产生相应的“蝴蝶效应”——将道路进行“冠名”,哪家企业出的钱多就可以作为道路的名称;把公园的空地出租给商贩进行经营,位置好坏,条件优劣,直接反映在价格上;在建筑主体上安置广告牌,挂在哪里,挂多长时间,也要由出资多少来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到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产总值已占全国GDP的62%,城市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可以说,经营城市,就是城市的GDP化,使城市的性质和外观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从性质上看,我们的城市离“家园”渐行渐远,而越来越像一座座巨大的工厂。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家园的主要功能是安居乐业,需要天与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宅命相配,人丁两旺”历来是祖先家园建设的根本。现如今,城市里满眼都是水泥浇筑起来的高层,将百余户层层叠叠地摞在一起,居家过日子产生的烹饪油烟,密集排列建筑形成的热岛效应,都会使建筑产生大量的废气,效果与“烟囱”并无二致。充斥大街小巷的汽车,或停或行,与人争路,与树争地,让楼宇间不多的空间或成为道路,或成为停车场,很像工厂里的“传送带”与堆放产品的“场地”。于是,城市成了高速运转的机器,为了生存而终日忙碌的人们就是这部机器上的齿轮或螺丝钉,既按部就班,又身不由己,在高速运转中给城市创造着财富,也使自己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机会。

  从外观上看,我们的城市已经不是“因天材,就地利”的产物,而越来越像天地间的一座座孤岛。植被多少足以影响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在这方面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城市绿地。1997年到2011年,全国共命名了72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的评选标准,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遗憾的是,2013年迄今的雾霾对城市绿化进行了一次大考评,不要说像北京那样连续几年入选“环境保护模范”的城市被雾霾笼罩,像哈尔滨、西安、唐山、洛阳那样的二三线城市也难幸免。

  指标是人定的,效果如何还是得由事实来证明。雾霾告诉我们,现有的城市绿化,只能给城市多些色彩上的点缀,根本无力把过量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过滤。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在我看来,密集的建筑所形成的“城市静风”和“热岛效应”才是根本之所在。因为,“静风”来自于高大型建筑物的阻挡,“热岛”产生于建设工程大量使用的硬质材料,使城市,上有污染层的软覆盖,下有建筑和道路的硬覆盖,成了自成体系的“孤岛”。

  这种按照商品在流通中增值思路建造出来的城市,确实有助于GDP的提升,但由此导致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却要让广大市民来买单,表面上的富有和感受上的不幸福,应该与此有关。这种情况很近似于自然界的“水葫芦效应”——具有极强的生产能力,带来了水面上的一派繁荣,甚至还可以对周边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但是,水葫芦只是自身生长,非但不给其他植物提供生长机会,还会阻挡阳光,导致更多植物的死亡,最终造成水体质量的根本性蜕变。

  上个世纪中期,梁思成先生便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指出了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家园化。我觉得,要达到这种境界,少不了现代科技的力量,更要认真研究华夏祖先的生存智慧。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方针和性质【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