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索苏州精致小园林
名称由来:由造园者汪某命名。
特色看点:园以山水为主景,精致典雅,花木茂盛。
由人民路拐入桃花坞大街,往西经过一座小石桥,再向北拐进一条弄堂,走上好一阵子,一个国营工厂大门似的入口便突然跃入眼帘,墙边挂着“川渝商会”、“苏州昆剧院”等好几块牌子。继续往里走,终于看到“朴园”,门口有两只石狮子。
朴园位于平门内高长桥8号,清末民初时为荒冢地。民国21年(1932),上海蛋商汪某耗资10万银元,于此建二层西式楼房及花园,几经变迁。2006年,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落户朴园,并对朴园进行整修,重现历史风貌。
朴园占地1公顷,园以山水为主景,配置琉璃瓦仿古四面厅、花厅、亭廊等建筑,水池架曲桥,路畔置石笋。假山用湖石包土,峰峦起伏,池架曲桥,聚分相宜,小径蜿蜒盘曲,路畔点以石笋小景。园内花木茂盛,有白皮松、罗汉松、龙柏、广玉兰、樱花、杜鹃等,并有珍贵的地栽五针松2株,树龄在300年以上。
五峰园
名称由来:园中有5座太湖石峰。
特色看点:5座石峰高3-4米,玲珑剔透,形似5位老者,故称五老峰。
沿东中市向西至皋桥,再向北拐入阊门下塘,然后拐入一条东西向的小弄,顺着弯曲的小路走五六分钟,拐角处一扇木门上方有一块刻着“五峰园”的石额。
五峰园不大,一眼就能看个遍,里面建筑、太湖石峰、水池、凉亭、旱舫、连廊、花木一应俱全,是一座完完整整的古典园林。该园一期修复工程于1998年10月1日竣工,并对外开放。
五峰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尚书杨成所筑,也称“杨家园”(一说为文徵明之侄文伯仁所筑)。五峰园占地0.15公顷,以山为主,以池为辅。园中有5座太湖石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擎云峰。石峰高3-4米,玲珑剔透,形似五位老者,故称五老峰。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亦名五峰园。
北半园
名称由来:造园者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名“半园”。因别于仓米巷史氏半园(南),也称“北半园”。
特色看点:建筑以半为特点,半桥、半廊、半亭、半船和假山水榭组合一起,布局紧凑,构思别致。
在喧嚣的白塔东路边,有一扇并不起眼的黑漆木门,门额上刻着“半园”两个字,与大马路一墙之隔,里面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小园子——北半园。
清咸丰六年(1856),江苏道台陆解眉购得该园所在地,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建园并名之“半园”。因区别于仓米巷史氏半园(南),也称“北半园”。
半园原为西宅东园,宅园面积0.2公顷,其中花园0.11公顷。建筑以半为特点,半桥、半廊、半亭、半船和假山水榭组合一起,布局紧凑,构思别致。住宅部分现已拆除。花园建筑小巧,水池居中,池北为面阔三间的四面厅,名知足轩。西南为假山,建有5米高半亭园。园东北二层半重檐楼阁,为苏州园林所罕见。
天平山庄
名称由来:建于天平山东南麓,故名。
特色看点:依山而建,渐进渐高,为典型的山庄园林。
天平山庄位于古城西,天平山东南麓,面积5.3公顷,其中建筑群占地0.53公顷,为典型的山庄园林。明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1558-1641)辞去福建参议,携枫树回乡,傍天平山祖墓营构山庄别业,依山为榭,带以修廊,引泉为沼,通以石梁,总名天平山庄。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弘历首次南巡时初游天平山,有感于范仲淹的高风义行,题赐“高义园”额和御诗。
天平山庄依山而建,渐进渐高。由咒钵庵、来燕榭、范参公(范允临)祠、高义园和白云古刹五部分组成的景观建筑群,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贯通,连成整体,迂回曲折,高低错落。
编辑:jiaoliting
相关阅读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对于花园的道路来说,观赏草可以构成令人喜悦的道路边缘,但是,这样的边缘需要很精心的维护,否则景观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为了边缘草坪的修剪,宽阔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机来修剪;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沿道路两旁的缓坡地形【详细】
设计理论 | 十招看破中国古典园林构图法
研究中式古典园林的目的有二:【详细】
园林水系池岸景观设计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