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回应“政治副中心选保定”:不清楚

2014-03-20 09:04:29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至于建立政治副中心,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认为可行性不大。“何为政治副中心?那就是分担一部分政治功能。”牛凤瑞说,建立政治副中心,不只是地理问题、空间问题,还有其他复杂的社会因素,建立政治副中心的设想可以,但是实现的成本、条件和关联影响太大。“比如搬哪个部门,搬了之后工作方不方便。比如某个部去了保定,那国务院开会他们还要跑到北京来开,成本是很大的”。

  杨保军认为,政治职能若真要疏解,同样应该分解成前台和后台。“后台是研究决策中心,这意味着一些核心中央机构还要放在北京。但我们国家更多的是依法行政,决策出来后需要履行日常管理,这部分职能放到哪里都一样,可以疏解出去”。

  保定成政治副中心“可能性很小”

  多位专家根据保定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地位判断,认为保定成为政治副中心的可能性很小。

  从历史上看,保定长期是直隶总督府,是河北的中心城市。直隶是清政府机构设置中的一个特别的省,直隶总督的权限很大,因为除了直隶以外,河南和山东的一切事务都归直隶总督管理。加上直隶省地处进入北京的咽喉要地,因此直隶总督也被称为疆臣之首,历来由朝廷信任的重臣担任。上个世纪60年代,河北省会由保定变成石家庄。

  杨保军认为,保定能否担当政治副中心的使命,得从长计议。“保定的知名度不够高,基础服务配套也不行,尤其是对外交通。保定当年是河北省的省会,就是因为它交通不方便,才挪到石家庄”。

  牛凤瑞也对新京报记者说,尽管历史上保定曾是直隶首府,但现在它连河北省的政治中心都不是。在河北众多城市中,保定相对的政治地位一直在下降,已经从第一位退到第三、第四的位置,唐山、邯郸、石家庄都排在它前面。

  不过,牛凤瑞说,保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厚,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将来可以考虑分担北京一部分文化、教育功能。“一个大学的相对独立性,要比一个部委大得多,大学远离决策中心是允许的,搬出去的效益远远大于成本,但部委不一样。目前来看,保定的人口规模比较小,城区人口大约一百万,朝阳、海淀一个区的规模也远远大于保定,所以它的环境容量、资源承受力相对比较大,人口未来增长空间也比较大,未来人口达到三五百万是可以预期的”。

  先建京津冀治理中心再谈如何具体调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认为,京津冀的环境人口等方面压力很大,一定要重新布局。但京津一体化是一个大格局。怎么实现呢?他认为分城、分中心是一个基本方向,但问题是,现在“没有空的地方,让你把人搬进去,而是要在现有的格局里,先治理,后调整。”

  “这个难度非常大,人口、环境、城市规划怎么办?保定是京津冀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北京和天津,如果保定作为调整对象,拆迁就是一个大问题。”王名称,当下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先建立统一的治理中心,再谈具体的调整策略。

  王名认为,现在的治理是不同层次的,北京、天津、河北有着巨大的协调成本,各部门之间也存在统一问题。比如雾霾、人口、规划是京津冀一体化最紧要的三个问题,但目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出现三地各自为政的状态,互相讨价还价。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介于中央和省市单位之间地位的一个治理中心,统一解决环境、人口问题。

  “这个统一治理中心应该是个副国级单位,类似50年代的华北局、西北局的概念。这是解决当下跨域问题的最有效方法。”王名称。

  王名建议未来建立一个“区域共同体”,把北京、天津和河北组成新三角,打破边界概念,三个地区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这样户口问题也不存在了,就像东京和横滨那样组建大首都圈,就是一个城市的两极。不然三方总会各自计较。”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