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供地模式,唤醒城市发展活力

2014-03-24 08:58:11    作者:严跃进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2014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高效利用下的土地要素,势必成为最有力的支点。而供应模式的变革,在提高用地效率的同时,也将不断提升城市的价值。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到的“千城一面”格局一样,目前各个大中城市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每个到陌生城市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会感叹:每个城市似乎差不多!现实中,各个城市中心高楼林立,而周边贫民窟和棚户区大量密布。人人迷恋都市繁华,却发现对城市的认识愈发陌生了。

  对城市认知的迷失,在于城市价值处于睡眠期,而这需要通过土地供应模式来寻找原因。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城市规划、产业导入和人口流动等内容。此前美国就曾强调供给在经济社会中的先导作用。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更适用这样的原理。土地提供了城市、产业和人口的空间场所。不同的土地供应,自然能影响这三类要素的流动方向。

  在过去的土地出让模式中,大量用地被投资投机型需求钻了空子。很多房企喜欢用囤地的方式来获得增值,而刚需群体的用房和用地权益被忽视了。尽管此类土地上矗立起了高楼大厦,但能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的群体并未显著增加。

  城市价值的落寞,也和城市公共用地僵化的供应机制有关。近几年,城管与小贩的冲突、广场舞扰民等事件屡见不鲜,背后恰是对公共空间用地的认知存有偏误。一方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理应归属全体市民,不允许部分群体私自占用。而另一方也认为,其利用此类场所,合情合理合法,为何要遭遇各类干扰?

  从各类土地上的利益冲突能看出,地方政府对简单的“卖地盖楼”模式更为偏好。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需要维持地方财政的运作,必须通过卖地,并将土地优先安排给盈利空间大的领域进行。类似刚需用房的土地、公共设施的用地等,显然会被“忽视”。

  但这样做,并没有真正发掘出城市的价值。供地总量和结构失衡自然引起城市发展的畸形。所以,挥霍式的土地供应模式,并不能为城市价值带来任何活力。在目前“盘活存量、集约利用增量土地”的思路下,供地模式势必要变革。“两会”重申了保障房的建设重要性,土地供应模式必须贴近这样的政策。北京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就已做出表率。北京房企逐渐适应了“普通商品房+自住型商品房”的用地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土地供应结构变化下,北京房企也纷纷调整了用地策略和产品定位,目前的市场反响也较好。

  公共空间的用地供应此前一直被忽视。对于5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来说,在增量用地减少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发现存量用地的新价值,并导入公共用地的建设上来。这些释放出来的土地,应多用于城市绿道、休憩广场、社区公共用地、养老设施用地等领域。地方政府必须在此类用地的供应上导入公益性要素。

  供地模式的变化,将带来各类市场主体的新反应。投资投机型购房者会嫌弃投机的“油水”太少,而放弃各类幻想。刚需购房者会发现城市居住的成本降低了。而广大市民会发现,城市公共空间更宽阔了,城市环境更宜居了。

  在“两会”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方势必积极探索新的供地模式。“惟高楼论”、“惟房产论”的土地供应模式会被扼杀,而能唤起城市价值的供地模式会逐渐兴起。供地模式的变革势必带来城市新的活力。

  (作者系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兰州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专业展开幕

  5月26日上午,兰州理工大学【详细】

乡村规划师的人才困局:有情怀缺归属感

  原本城市才有的规划工作,8年前就走进了成都的乡村。今年4月,成都第八批乡村规划师开始招募了。【详细】

这5年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处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