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以人为本是最大亮点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日前正式公布。这部全文3万多字,共31章的规划有何亮点?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此外,规划中提到的6年内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特大城市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能否实现,也引发外界关注。
新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五大目标。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规划最大的亮点是以人为核心。他认为,规划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怎样成为市民,享受跟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第二是市民怎么样能过上优质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出了6年内1亿人进城落户等明确的数量指标和具体措施。“规划里提出了,比方说讲到了基本公共服务,讲到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比例,城镇各类劳动力接受免费技能培训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等等,通过这样一些具体指标来实现以人为本。”
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在这份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大重点任务,将重点解决农民工落户,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冯奎表示,这些内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中国经济。
冯奎说:“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方面是具有很多方面的作用,不单纯是拉动内需,比方说对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促进产业升级,通过解决农民工在城市落户,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在这些方面都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利好因素。”
这份规划还指出将在2020年前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按住建部预想,去年6月底住房信息联网工程将扩展到500个城市。不过“大限”已过,这一目标依然“难产”。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能否如期实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说:“从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我个人感觉从他们这个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来看,应该讲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就是不动产的覆盖面和信息的真假,这个由谁来评判,由谁来监督,它的惩罚机制、奖励机制都应该要予以制定或者公布,我想这个是最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规划还首次提出特大城市可以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目前,上海、广州、深圳都已经采取了积分落户政策。比如上海的评分标准包括学历、学校、外语水平、专业和学科导向、科研创新和自主创业等基本要素,累计达到一定分数就可落户上海。常住外来人口800多万的北京是否会采取积分制落户,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有学者认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已出台,北京很有可能会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并推出地方细则,但是“尺度会比较严格,指标也不会很多”。马庆斌建议,人口流动应通过市场的手段引导,并兼顾公平。“它肯定是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当规模过大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比如说交通拥堵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等。不是说用简单地行政的命令,说你不能来或者哪些人不准来,要采用一种新的办法,用市场的办法来引导人口规模合理化,对所有的城里城外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公平。”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我国城镇化率达57.4% 超百万人口城市121个
7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工作的多项数据。2016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4%.按2015年末市辖区户籍人口统计,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13个,数量趋于稳定,只比2012年增加1个。100万-300万人口规模的【详细】
我国已有10个省份城镇化率超60%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8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下称“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详细】
我国城市发展转型亟待突破六大瓶颈
我国名义城镇化率已达56%,但城镇化质量较低,若以“人的城镇化”标准来考核,则实际城镇化率远低于50%。超过两亿城镇常住人口多数不能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详细】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全解析
中国也高度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专门拿出一章来规划智慧城市,标志着智慧城市形式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规划,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各大国家部委也主动作为,先后推出智慧城市、信息消费、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等多种类型试点。经过分析,得到下面几组数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