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无关吗

2014-04-03 10:03:15    作者:章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

  智利伊基克市西北95公里的海域于4月1日晚发生8.2级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地震已引发约2米高的海啸。

  智利强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预警引发全球关注。4月2日下午,有关专家在联合国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会议上表示,地球已深陷困境,气候变化确实存在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影响着维系生命的脆弱生态系统。

  气候风险严重

  3月3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称,所有大陆和各大海洋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世界各国尚未做好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风险的准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介绍,自然灾害包括气候灾害(极端气温、干旱、森林火灾)、水文灾害(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天气灾害(风暴)、地质灾害(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约70%的自然灾害都与天气气候有关。

  英国伦敦大学本菲尔德研究中心教授比尔·麦奎尔此前撰文认为,气候变化不光会引起洪水、旱灾或者夏日热浪,更会唤醒脚下“沉睡的地质巨人”,用火山喷发、地震、滑坡和海啸来震动地球。“越来越多有关我们所处的后冰河时期的地质学研究显示,环境变化对这位半梦半醒的巨人也有重要影响。”比尔·麦奎尔说。

  在2日下午召开的联合国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气候传播——中国系列活动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气候与能源全球项目主任萨曼莎·史密斯(SamanthaSmith)表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正是碳排放的主要动因,这些成为全球变暖的驱动力。

  IPCC上述题为《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报告称,未来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气候变化量。气候变暖的幅度不断增长加大了出现严重和普遍影响的可能性,这些影响也许是出人预料或不可逆的。

  急盼资金投入

  “中国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创绿中心、全球环境研究所等7家民间机构组建的气候变化工(行情专区)作组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多亿元,死亡2000多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生态系统、水资源以及沿海地区生计和贫困问题的影响日益加重。

  该工作组调查发现,2013年底,中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这是中国第一份国家层面的适应战略。但目前在具体实施措施、关键技术采用以及参与部门的联动还很欠缺。

  创绿中心项目官员郭虹宇对记者表示,尽管中国有部分公共财政投向了农业、水资源、海洋、健康和气象等领域,但在适应领域的投入资金远少于气候减缓,而且由于适应的投入在短期内很难有经济回报,这就让私营部门和资本市场也很难进入。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徐鹤对记者表示,应将气候变化纳入战略环评,将气候变化的因素引入政府正在或即将实施的政策和规划中,通过各项具体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让减缓与适应气候的国家战略落地。

  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张称意也表示,在对待气候变化的适应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最主要的还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否则,其他的努力都会被打折扣。

  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官员王磊对记者说,中国各级政府应运用科学的、透明的、可量化的工具来分析和评估低碳发展政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政策,以增加可实施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碳强度降低的双重目标。

  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官员史湘莹建议,通过生态的方法对洪水、干旱、内涝、泥石流等极端灾害进行预防,并设立专项气候变化救灾基金。

编辑:lihaiy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四川九寨沟发生大地震 停止接待游客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详细】

汶川大地震9周年:回访令人震撼的遗址景观

汶川大地震9周年:回访令人震撼的遗址景观

日历又翻到5月12日了,距离那场山河破碎、近7万同胞逝去的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九年。时光流逝,生活始终要向前,撕裂的伤口会慢慢结痂愈合,疼痛会慢慢减轻。【详细】

关爱地球 全球环保掀热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同时也在为之做出努力。其中“地球一小时”可以算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志愿环保活动之一。【详细】

日本防灾公园的产生与建设

1993年,日本修改《城市公园法实施令》,把公园提到“紧急救灾对策所需要的设施”的高度,第一次把发生灾害时作为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称为“防灾公园”。【详细】